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污水处理厂SBR工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
【6h】

城镇污水处理厂SBR工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1.2.1 好氧颗粒污泥定义

1.2.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简介

1.2.3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1.2.4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1.2.5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1.2.6 好氧颗粒污泥中试应用进展

1.2.7 好氧颗粒污泥工程化应用进展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1.3.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某污水处理厂前期处理工艺及分析

2.1 A/O处理工艺和氧化沟处理工艺

2.1.1 A/O处理工艺

2.1.2 氧化沟处理工艺

2.2 处理效果

2.2.1 A/O工艺和氧化沟工艺的氨氮处理效果

2.2.2 A/O和氧化沟工艺的COD处理效果

2.3 污泥性质指标

2.3.1 A/O工艺内污泥特性

2.3.2 氧化沟工艺内污泥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试、中试好氧颗粒污泥SBR的运行及评价

3.1 小试SBR的建立和运行

3.2 中试SBR的建立和运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建好氧颗粒污泥SBR工程及处理工艺介绍

4.1 处理工艺方案可行性研究

4.1.1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

4.1.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4.2 SBR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介绍

4.2.1 细格栅及调节池

4.2.2 初沉池和水解酸化池

4.2.3 改进型SBR生物池

4.2.4 后物化池

4.2.5 污泥浓缩脱水

4.3 新上SBR工艺预期达到的效果

第5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运行

5.1 接种污泥和进水水质

5.2 运行周期

5.3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5.3.1 好氧颗粒化过程中MLSS和SVI的变化情况

5.3.2 颗粒化过程中污泥形态的变化

5.3.3 污泥颗粒化后两年运行中形态的变化

5.3.4 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结构分析

5.4 处理效果分析

5.4.1 好氧颗粒化初期氨氮和COD去除效果分析

5.4.2 好氧颗粒化后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分析

5.4.3 好氧颗粒化后在一个周期内MLSS的变化情况分析

5.4.4 好氧颗粒化后在一个周期内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5.5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降解分析

5.5.1 试验方法

5.5.2 分析测试结果与讨论

5.6 SBR进水及颗粒污泥元素组成分析

5.6.1 试验方法

5.6.2 测试结果分析

5.7 A/O工艺、氧化沟工艺和SBR工艺之间的对比

5.8 A/O、氧化沟和SBR内污泥沉降性能对比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SBR中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分析

6.1 DGGE基本原理

6.2 污泥样品准备

6.3 DNA提取、PCR扩增及DGGE分析

6.4 测序及DNA条带分析

6.5 结果与讨论

6.5.1 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及多样性分析

6.5.2 基因序列分析

6.5.3 SBR好氧颗粒污泥16S rDNA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原因分析

7.1 进水水质

7.2 操作模式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成功地在处理规模达50000 m3/d的某城镇污水处理厂SBR工艺中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其中进水包括3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在SBR中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之前,先后分别建立的现场小试和中试SBR系统,验证了在该污水处理厂采用SBR工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在污水处理厂建立了SBR工程并投入运行,经过337天的运行,成功地培养出污泥容积指数为47.1 mL/g,平均粒径为0.5 mm和平均沉速为42 m/h的好氧颗粒污泥。在SBR中成功实现好氧颗粒化后,与该污水处理厂的厌氧/好氧(A/O,10000 m3/d)推流式工艺和氧化沟工艺(OD,50000 m3/d)相比较,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更加密实的结构和良好的沉降性能。三个工艺污泥内EPS组成中蛋白质含量都相对较高。XRF分析显示来自于进水中的金属离子以及细小颗粒富集在好氧颗粒中,作为颗粒内核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尽管进水水质的分析表明该进水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但是SBR中周期性的基质丰富-匮乏、较短的沉淀时间以及不需要污泥回流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DGGE菌种分析表明SBR中菌种的类型和组成与连续流工艺(包括A/O和氧化沟)内有很大不同,如Flavobacterium sp.、 uncultured beta proteobacterium、unculturedAquabacterium sp.和uncultured Leptothrix sp.只在SBR内为优势菌种,然而uncultured bacteroidetes只存在于A/O和氧化沟内。

著录项

  • 作者

    丁立斌;

  •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学科 市政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SBR工艺; 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