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奖励方式、奖励实施者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作用
【6h】

不同奖励方式、奖励实施者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目录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人类合作行为中的互惠

1.2社会困境与人们的合作行为

1.3 监控机制与合作行为

1.4 小结

2 研究设计

2.1研究目的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2.4 研究内容

2.5 实验程序及流程

2.6技术路线

3 实验研究一:第二方实施奖励机制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作用

3.1被试与分组

3.2实验过程

3.3评价方法

3.4实验结果

3.5讨论

4 实验研究二:第三方实施奖励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作用

4.1被试与分组

4.2实验过程

4.3评价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讨论

5 实验研究三:第二方与第三方实施同一种奖励方式的比较分析

5.1 被试

5.2 实验过程

5.3 评价方法

5.4实验结果比较

5.5 讨论

6 实验研究四:被试行为倾向的问卷调查

6.1 被试与分组

6.2 实验过程

6.3 评价方法

6.4 实验结果

6.5讨论

7 总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对照组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2 第二方实施物质奖励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3 第二方实施精神奖励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4 第二方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实验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5 第三方实施物质奖励的实验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6 第三方实施精神奖励的实验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7 第三方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实验指导语及问卷

附录8 实验程序界面(以第三方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为例)

附录9 被试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第一,研究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不同方式,哪一种奖励方式对人们的合作秩序建立更有效的问题;第二,研究第二方和第三方实施奖励时,哪一方的奖励对人们的合作秩序建立更有效的问题;第三,研究不同奖励方式和奖励实施者对合作秩序建立的交互作用的问题。
  方法:本研究采用3(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2(第二方实施者、第三方实施者)的被试间设计,共6个实验处理组。为了比较实验处理的效应,设计一个对照组,该对照组只进行标准的公共物品实验。处理组公共物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奖励。
  结果:(1)第二方实施奖励机制时的合作水平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组的合作水平均显著高于精神奖励组或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但精神奖励组和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的合作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第三方实施奖励机制时的合作水平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组的合作水平显著高于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的合作水平又显著高于精神奖励组;(3)分别实施奖励机制时第二方的合作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第三方的合作水平;(4)第二方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组与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的奖励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精神奖励组的奖励水平显著低于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组或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5)第三方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组的奖励水平显著高于精神奖励组,精神奖励组的奖励水平又高于显著单独实施物质奖励组;(6)单独实施物质奖励时第二方的奖励水平显著高于第三方的奖励水平,单独实施精神奖励和同时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第三方的奖励水平显著高于第二方的奖励水平。
  结论:(1)因互惠而产生的合作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本质特征(2)在激励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上的激励比精神上的激励更为敏感。(3)在激励过程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还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点。(4)在合作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弱互惠可能比强互惠更为普遍和有效;(5)人们的合作行为不仅是为了实现互惠,也是为了满足自身不同层次的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