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近十年中考作文变迁研究
【6h】

浙江省近十年中考作文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

(五)研究内容

一、中考作文命题依据

2.革故鼎新:作文内容要求变化

(二) 中考作文与考试说明

(三) 中考作文与语文教材

1.初中语文教材中作文板块编排

2.语文教材与中考作文命题关系

二、浙江省近十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一) 命题改革回顾:呈现多元态势

(二) 命题改革趋势:衔接高考作文

1.事事关心:作文取材人文化。

2.开合自如:文体选择自主化

3.百花齐放:命题形式多样化

4.慎思明辨:不断提升思辨力

三、中考作文命题研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 现实生活:作文教学之源泉

1.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2.丰富生活,创新生活

3.根植生活,注重训练

(二)文体意识:写作训练之重点

1.文体不限:引出负面效应

2.读写结合:强化文体意识

(三)思辨能力:作文之本质要求

1.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2.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造思维能力的挖掘

四、写作教学案例评述

(一) 指向感受能力培养

1.案例呈现:体验式教学

2.案例反思:感受力不足

3.习作评议:《梦隙旧影》

(二) 指向文体意识发展

1.课堂实践:针对性训练

2.反思不足:形式之单一

3.作文评析:《中庸之道》

(三) 指向思辨能力培育

1.教学案例:多角度提升

2.教后反思:讨论程度不深

3.佳作选评:《何谓雅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有了较大的变化。作文是语文测试中不可或缺的考试项目,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教育界对中考作文命题研究较多,但研究人员多为一线教师,且研究成果大多基于自身教学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笔者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考作文命题依据,总结浙江省近十年中考作文的发展轨迹和教学启示,为中考作文教学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除摘要、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中考作文命题依据。首先,分析了中考作文与课程标准的关系。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教学要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课程标准用语越来越突出平等协商的特点,课程标准目标更加强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中考作文与考试说明的关系。考试说明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指南和依据,然而它仅仅给中考作文命题设置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命题者仍然拥有较大的自由运作空间。最后是中考作文与语文教材的联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文编排特点有二:采用主题序列编排方式和广泛使用应用型文体。相对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初中语文教材和中考作文命题的关联性较弱。
  第二部分通过对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回顾,归纳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近十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中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四者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新材料作文是目前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另外中考作文命题与高考作文相,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作文取材人文化;文体选择自主化;命题形式多样化;命题不断提升思辨力。
  第三部分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为当下作文教学提供启示。首先,把现实生活当作写作的本源。其次,把增强文体意识作文写作教学的重点。最后挖掘出提升思辨能力是写作教学的本质要求。以此针对性开展写作教学,提高中考备考效率和作文教学质量。
  第四部分是中考作文改革趋势启示下的作文教学实践反思。首先把体验式教学作为主要突破口辅助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生活体验对于培养学生感受意识和能力的促进作用;其次以材料作文为依托,充分印证针对性训练区分文体特征对于培养文体意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笔者根据课堂实践中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特点,提出多角度提升为原则凸显思辨能力的提升策略。
  以上针对近十年浙江省中考作文的命题研究,目的不是为考而教,而是使考试作为一种评测手段和工具辅助作文教学。旨在作文教学朝着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方向迈进。
  本文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首先结合中考作文案例,以理论分析贯穿全文。所举案例皆源于浙江省近十年各市中考语文卷,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其次以教学实践印证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综上,对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不仅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对作文教学具有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