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华琐园村“国际研学”项目与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保护
【6h】

金华琐园村“国际研学”项目与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保护研究

2.研学与游学性质的文化旅游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调查法

二、琐园村民间文化的社会环境

(一)琐园村自然生态环境

(二)琐园村人文历史环境

1.深厚的严氏宗族文化

2.悠久的风水文化

3.庞大的古民居建筑群

4.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国际研学’’项目的缘起与发展

(一)项目缘起与介绍

(二)琐园村“国际研学基地”的生成

(三)项目形式与内容

1.新型家庭寄宿模式

2.“国际研学”模式

四、研学项目与村落民间文化的保护

(一)进一步修缮传统古建筑

(二)展示传统村落民俗文化

(三)村落居民直接参与

五、琐园村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的评估与思考

(一)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的评估

1.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的成效

2.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的进一步思考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传统村落集中展示了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化不再传承,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日渐衰落,因此保护和传承工作刻不容缓。当下,除了让国人更多的了解外,通过国际交流来传播传统村落文化也是保护、传承和开发传统村落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村落民间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话题,对于保护的方式、方法也一直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在2015年6月至7月之间,第一期“海外名校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正式在浙江省金华市琐园村开展,来自不同国家的海外学子寄宿在当地的村民家中,体验21天的田园生活,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为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和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并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琐园村“国际研学”项目为个案,分析其对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保护所产生的作用及影响。这一项目的源起更多的是当地有关政府的介入,目的是借此宣传推广金华的传统村落,提升影响力,扩大知名度。而传统村落则借助于国际研学的形式把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村落的现代开发结合起来,因此对于国际研学项目中之“琐园现象”,即对民间文化保护所产生的实际成效、造成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与借鉴性以及后续发展之路值得分析研究。本文从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野出发,结合旅游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来分析琐园村“国际研学”项目与当地民间文化保护的关系,以此来探索当前村落民间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再生、复兴的新路径。
  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交代琐园村民间文化的社会环境,从琐园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环境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分析琐园村作为一个传统历史文化村落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与资源。第三部分主要交代了“国际研学”项目的缘起与发展,第一小节通过对国际研学项目的背景介绍,观察其产生与传统村落民间文化保护之间的渊源关系,基于金华想申请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的永久会址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际研学项目得以产生、通过和开展,希望通过海外学子来讲好金华故事。在这样的诉求之下,第二小节来叙述琐园村“国际研学基地”的生成原因,分析琐园村与项目的渊源关系。第三小节论述研学项目的特征,通过对其特征与展现方式的分析来发现项目中融合民间文化保护的方面。第四部分主要交代了研学项目与村落民间文化的保护,具体分析在项目过程中,项目开展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举措,进一步分析研学项目对村落民间文化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实际工作。第五部分交代了琐园村研学项目对民间文化保护的评估思考,主要是通过对前文的论述来分析项目是否对民间文化保护方面产生实际成效抑或造成了哪些影响,对于项目的可借鉴性以及今后持续发展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第六部分是文章的小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