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的诊断及补救教学研究
【6h】

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的诊断及补救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表目录

一、文献综述

(一)光合作用概念相关研究

1.科学史上光合作用概念之发展

2.光合作用迷思概念的有关研究

3.课程中的光合作用概念之内容

(二)新一代测验理论与认知诊断

1.认知诊断基本概念

2.认知诊断模型

3.认知属性

4.认知属性层级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三)心理测量学

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光合作用概念诊断方式的分析

2.认知诊断工具及其优越性

3.课程改革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

1、初中光合作用概念的认知属性以及属性间的层级关系的界定

2、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

3、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的评估

4、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的补救教学研究

(三)研究整体思路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实验研究法

四、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的诊断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1.大声思维对象的选择

2.大规模测验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过程

1.认知属性的析出

2.属性层级关系的初步界定

3.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的验证——大声思维

4.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的确定

5.认知诊断测验编制及其质量分析

6.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五、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的诊断结果及其分析

(一)经典测量理论(CTT)对诊断结果的分析

1.项目难度分析

2.属性难度分析

3.项目区分度分析

4.测验信度分析

5.测验效度分析

(二)诊断评估的结果分析

1.总体描述和正态性检验

2.被试知识状态的总体描述

3.个体诊断信息的报告

4.初中生光合作用诊断结果小结

六、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的补救教学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工具

1.研究工具1:《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测验》前测

2.研究工具2:《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测验》后测

(五)诊断报告分析

(六)补救教学过程

1、26类属性掌握模式补救教学

2、32类属性掌握模式补救教学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照班7班和实验班8班前测比较

2.对照班7班和实验班8班后测比较

3.对照班7班前后测比较

4.实验班8班前后测比较

七、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1、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涉及9个认知属性

2、根据层级关系编制的测验具有较高的质量,能够将学生很好地进行归类

3、学生对于每个层级中的认知属性的掌握情况不同,层级越高,掌握情况越低

4、根据认知诊断报告进行的相关补救教学与传统复习课相比效果更加明显

八、研究展望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1.大声思维的样本范围

2.测验对认知属性的代表性

3.测验的样本范围

4.教学策略的选择

5.诊断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光合作用概念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并且也有些复杂的主题。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是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光合作用的要求。研究发现,学生在进行光合作用相关概念的学习后,仍然会有很多概念没有掌握。这时就需要工具对学生缺失的概念进行诊断。传统的学业测验和评价报告对学生只能给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并不能揭示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而以认知模型为基础、认知诊断测验为载体的认知诊断理论能够弥补这个缺失。通过认知诊断报告对学生进行归类,并且给出为补救教学提供针对性信息的补救路径。认知诊断理论在小学数学科目当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教学实践得到推广。而在科学课程当中运用认知诊断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补救教学相关研究还是较为缺乏的。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开展了“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的诊断及补救教学研究”。根据这一主题,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初中光合作用概念的认知属性以及属性间的层级关系的界定。
  第二,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及其质量分析。
  第三,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的评估。
  第四,初中光合作用概念认知诊断的补救教学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初中生光合作用概念理解涉及9个认知属性。其中四个认知属性处于第一层级,两个认知属性处于第二层级,三个认知属性处于第三层级。
  2、根据上述模型编制的测验具有较高的质量,能够将学生很好地进行归类。
  3、学生对第一层级中的四个属性掌握情况较好,但随着题目的综合性升高,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渐下降。处于第三层级中的三个属性掌握情况较低。
  4、根据认知诊断的结果,设计两种补救路径进行分组补救教学。补救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复习教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