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
【6h】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设计与应用——以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法

3.访谈法

(四)思维导图的概念

1.思维导图的定义

2.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五)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的研究综述

二、相关核心理论

(一)脑科学理论

(二)知识可视化理论

三、思维导图的价值

(一)思维导图对于复习课的价值

1.结构化

2.系统化

3.放射性功能与创新思维

(二)思维导图对教师的价值

(三)思维导图对学生的价值

四、小学数学复习课现状及其低效原因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现状

1.用力平均,单纯地疏通知识点

2.上成了练习课

3.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4.忽视发散思维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低效原因分析

1.教师重视复习、不重视复习课

2.小学生的特殊性

3.小学教材的特殊性

五、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课前培训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淅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1.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几何小天地”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于实施

2.浙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3.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万以上的数”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学的效果分析

1.更好地使学生所学知识串连成网,系统化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3.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

4.拓宽学生视野,使学习方法多样化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的重要课型之一,但由于是对旧知的复习,学生缺少新鲜感,较新授课很难上得生动。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对复习课的兴趣不大,轻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在上复习课的时候通常只是疏通知识点,更有甚者,将复习课纯粹上成练习课。学生在“练习——纠错——再练习——再纠错”的模式中不厌其烦,教师上课也觉得索然无味,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像是在“炒冷饭”,导致复习课的上课效率很低。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基础,概念多,形式分散,但在本质上却有各种不同的联系,小学数学复习课承担着疏通知识点、深化知识,使其连接成网、系统化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改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达到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果是本课题的出发点。
  思维导图(Mind Map)由有东尼·博赞首创,是一种创新型的图式工具,基于脑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可视化理论,具有结构化、系统化、发散性的特点,可以系统化,结构化小学数学知识。同时,思维导图以“主题”为中心的联想作图方式和发散式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以浙江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为例,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思维导图引入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之中,研究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影响。
  结果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之中;小学生在课后调研中,普遍认可并接受结合基于思维导图而设计的复习课;基于思维导图设计的复习课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使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有助于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