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把握学科特点 落实教学有效性研究——以《经济生活》模块为例
【6h】

把握学科特点 落实教学有效性研究——以《经济生活》模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目的意义

(三)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内涵的界定

(二)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特点进行教学的研究现状

1.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的外延

2.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的指导作用

(三)问题域限制一:与学科目标的区别

(四)问题域限制二:与经济学特点的区别

二、《经济生活》内在的学科特点与教学要求

(一)《经济生活》作为经济学科的学科特点与教学要求

1、逻辑性与抽象性

2、生活性

3、综合性

4、历史性

5、探究性与思辨性

(二)《经济生活》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与教学要求

1、意识形态性

2、德育主导性

3、理论教育性

(三)《经济生活》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特点与教学要求

1.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

2.受制于主体的理解性和体验性

3.认识建构性与生成性

4.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

(四)《经济生活》作为教育教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

三、《经济生活》学科特点与教学有效性的适切性研究

(一)把握学科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1.把握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2.把握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的发展

3.把握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把握学科特点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原则

1.适用性原则

2.符合教师性格原则

3.把握学科特点应遵循三维目标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一栏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学科特点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专业素养,不仅是目前省市县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也是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教育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要求的体现。应该说,在中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都已意识到: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让教学体现出学科的特点。这是一个真实的教学问题,在中学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有相当多的文章对此主题进行阐发,但对于政治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与教学目标如何区别,究竟怎样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特点,怎样使教学具有学科特点……对这些迫切需要关注的主题缺乏问题意识。本研究就是通过以《经济生活》模块为例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具体学科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对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科特点以使其更有专业味道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经济生活》模块从其学科归属上分属于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按此本研究发现《经济生活》模块分别存在着逻辑与抽象性、生活性、综合性、历史性、探究与思辨性;意识形态性、德育指导性、理论教育性;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受制于主体理解性和体验性、认识建构性与生成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
  每一种学科特点都有与自己相对应的教学诉求,总结已有的理论与实践,本研究对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每一个学科特点如何有效落实分别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考虑到学科特点的过度关注是否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或者说教学是否会陷入形式主义窠臼,本研究讨论了把握学科特点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统一的可能性。作为教学有效性不能只考虑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产生的影响,首先还要考虑学科特点能否有效地促进认知的发展,因为认知的发展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区别的。多次训练能够提高分数,但不一定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有效的第一要求就是促进认知的发展;其次,还要考虑把握学科特点能否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的发展,知情意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将以把握学科特点为前提的认知教育落实到位的话,是能够对情感产生积极影响的;最后,要考虑把握学科特点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如果教师自己都无法对知识专业性熟稔于心,教学没有专业性,那么学生很难形成该学科所要掌握的能力,因此认为教学把握学科特点也是促进学生能力成长的需要。
  把握学科特点要真正达成教学效果,不能只是为体现学科特点而进行教学,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的。具体来说,首先,不要试图在每一节课堂中都要以体现学科特点为目标,要具体研究学科特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其次,不要试图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科要求去实现这些特点,也许教师的秉性不足以承担此类教学;再次,不管怎么把握学科特点,都要遵循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总要求: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最后,把握学科特点必须与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科的课程要求之间达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和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使人们更加有的放矢地按照学科特点的要求进行教学,或者使各种教学探索更具有学科特点,这也是确保政治学科特点得到人们重视并用以推广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