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研究
【6h】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1.各国高校财政遇到瓶颈,学生贷款成为解决问题途径之一

2.发展中国家对学生贷款的实践面临更多的困难

3.南非的学生贷款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学生贷款的成功典型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学生贷款理论基础的研究

2.关于学生贷款实证研究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六) 概念界定

1.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2.学生贷款

3.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

一、南非高校学生资助计划背景及动因

(一) 外部背景

1.历史背景

2.社会背景

3.经济背景

(二) 高等教育内部动因

1.高校:学生贷款能缓解经费紧缺的问题

2.学生:不断提高的大学学费压力增加了对贷款需求

3.政府:为达到南非高等教育公平目标提出贷款计划

二、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发展与组织机构

(一)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发展历程

(二)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组织结构

1.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董事会与委员会

2.高校资助办公室

三、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贷款要素

(一) 资金来源

1.政府部门资金

2.政府部门以外的资金

(二) 贷款对象的审核及确定

(三) 贷款额度

(四) 贷款的发放

(五) 贷款利率

(六) 贷款与奖学金的转化

(七) 贷款的偿还与回收

四、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成效及经验分析

(一)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成效分析

1.发放总量与获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2.对高等教育的入学产生积极影响

3.促进大学生社会构成多样性

(二)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成功经验分析

1.稳定的资金保障

2.有效的成本的控制与资金管理

3.严格明确的贷款资格条件

4.行之有效的贷款回收

(三) 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面临挑战

1.种族隔离制度残留产生贷款分配的另一种不公平

2.贷款发放形式与贷款人数的影响了每位学生贷款数额

3.学生学业完成程度低不利于贷款回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私有化过程中,很多国家高等教育面临着财政短缺的问题。各国力图谋求通过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改变困境,学生贷款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为许多国家所接受与践行。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资金相对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贷款较为困难。南非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并取得成功,具有案例分析的典型性。本文尝试对其有效实施的原因进行探析。
  本文首先从历史、社会、经济角度等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因素出发,探讨促使南非实施学生贷款的外部背景与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境况,得出南非历史上的种族制度造成南非社会及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在南非黑人与白人之间贫富差距严重,而高失业率与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矛盾等都显示出南非发展高等教育,实施学生贷款的需要。同时,本文从学生贷款项目本身的利益相关者高校、学生、政府三方出发,分析得出他们支持学生贷款的原因:高校因为财政资金缩减,寻求新的资金来源而支持学生贷款;学生贷款也为那些被高昂学费困扰的学生带来了希望;政府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为目标实施学生贷款项目。本文第二部分对南非学生贷款项目的发展及组织结构进行梳理,明确学生贷款项目——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是在南非原有的第三级教育基金演变而来的,现由董事会与下属的7个委员会负责管理,高校资助办公室协助运行。在此基础上,在文章第三部分选取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的7个贷款要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贷款资金来源、贷款资格对象审核与确定、贷款额度、贷款的发放、贷款利率、贷款与奖学金转化、贷款回收进行。其中,以贷款资金来源、贷款资格对象审核与确定、贷款回收三个关键要素作为着重分析对象,试图从中找出南非学生贷款成功的原因。最后,将南非国家学生资助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归纳为“获益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入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社会构成多样性”三点。总结出国家学生资助计划实施过程中“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了贷款的延续性”、“有效的成本的控制与资金管理”、“明确的贷款对象利于贷款目标的达成”、“有效的贷款回收”四点经验。本文也指出国家学生资助计划面临着“种族隔离残留产生的另一种不公平”、“贷款发放形式与贷款人数的增加减少了学生贷款数额”、“学生学业完成程度低不利于贷款回收”等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得出结论南非学生贷款具有典型性,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资金与有效法律支持、学生贷款资格确定标准合理制定、对贷款有效回收积极应对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