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与生化特征
【6h】

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与生化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淀粉及淀粉水解酶系

1.2 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与质粒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3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寡聚-l,6-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扩增

2.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2.2.3 重组菌的构建

2.2.4 重组菌的摇瓶发酵

2.2.5 重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2.2.6 重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2.2.7 重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2.2.8 重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酶解产物的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2 寡聚-1,6-葡萄糖苷酶信号肽预测

3.1.3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扩增

3.2 重组质粒的构建

3.3 重组菌的获得

3.4 重组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3.4.1 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3.4.2 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

3.5 金属离子和化学物质对重组酶的影响

3.6 重组酶的动力学参数分析

3.7 重组酶底物特异性的分析

3.8 重组酶对异麦芽三糖的水解特性分析

3.9 重组酶对低聚异麦芽糖水解产物分析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淀粉酶法制备葡萄糖是其资源利用的第一步。淀粉液化糖化过程中,由于α-1,6葡萄糖苷键的水解速度较慢以及异构酶的引入,会产生约5%含α-1,6糖苷键的残糖。降低残糖的含量对提高原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寡聚-1,6-葡萄糖苷酶(EC3.2.1.10)能水解低聚异麦芽糖的α-1,6糖苷键。为了探究其在降低残糖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将四种不同微生物来源的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克隆与表达,并解析了其生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分子克隆与遗传重组技术克隆及表达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蕈状芽胞杆菌以及疏绵状嗜热丝孢菌来源的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构建获得了重组菌GS115(pPIC9K-bsog)、GS115(pPIC9K-blog)、GS115(pPIC9K-bmog)和GS115(pPIC9K-tlog)。通过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培养,重组菌的酶活分别为1085U/mL、1037U/mL、994U/mL和1219U/mL。
  重组酶Bsog、Blog、Bmog和Tlog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0℃、45℃、35℃和50℃;最适反应pH分别为7.0、6.5、6.5和6.0;在50℃孵育20min后,这四种重组酶残留的酶活分别为9%、5%、0%和45%;pH稳定范围分别为6.5-8.0、6.0-7.0、6.0-7.5和6.0-7.0。K+和Na+对重组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而Ca2+、Cu2+、Fe2+和Fe3+则会抑制重组酶的活性。
  来源于芽胞杆菌的重组酶以异麦芽糖为底物的Km值均小于以异麦芽三糖为底物的Km值,对异麦芽糖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重组酶可水解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潘糖、蔗糖、异麦芽酮糖、支链淀粉以及麦芽糊精等多种天然底物,对直链淀粉有微弱的水解作用。四者完全水解异麦芽三糖产生葡萄糖。此外,重组酶水解低聚异麦芽糖中的异麦芽三糖和潘糖等生成葡萄糖及其它低聚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