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借助于上海电力学院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6h】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借助于上海电力学院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出现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理论解释

第四章 针对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2003年起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就业高峰,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同城市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一道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这同时,一部分企业和行业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甚至是渴求的专业人才,形成社会供需矛盾的另一面,造成结构性错位。 由此,文章分析指出,目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现象是一种结构性矛盾,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引起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主要体现在专业结构性失业、地域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等方面。文章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发现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学历层次定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毕业生择业时的工资、地区及行业偏好等多方面都存在与就业市场需求及现状严重脱节的情况,这是造成目前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原因。 文章进一步理论分析指出,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和高校对未来劳动力需求的预测偏差以及高等教育院校专业配置与市场的脱轨都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基础。而中国东西部经济巨大的发展差距,地方政府政策的局限,现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等的落后更是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理性选择,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出发,大多数毕业生的择业选择与期望趋同,进一步加重了结构性失业现象。 为缓解这一现象,建立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就业市场,真正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与高校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高校在教育教学发展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速度方面作决策时,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要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的毕业生充分适应市场需求: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并尽快完善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