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核杆菌抗原诱导活化的人γδ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
【6h】

结核杆菌抗原诱导活化的人γδ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L-选择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L一选择素(CD62L)在结核杆菌抗原(Mtb-Ag)诱导人~8T细胞表达的动力学特征;(2)观察不同细胞因子对活化人~8T细胞表达L.选择素的调节作用;(3)应用信号分子阻断剂初步探讨PKC,P13K,MAPK等信号途径在人78T细胞活化过程中对L.选择素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1)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Mtb-Ag和CD3单抗(CD3mAb)刺激并加IL-2培养扩增,分别获得Mtb-Ag激活的T细胞(MtbAT)(78T细胞为主)和CD3mAb激活的T细胞(CD3AT)(αβT细胞为主)。(2)取新鲜PBMC和刺激后培养3~21天的~8T细胞和αβT细胞,用多色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8T细胞表面L一选择素的表达,并与αβT细胞作比较。(3)Mtb-Ag初次与再次刺激人~8T细胞分别培养7天,在培养同时分别按组加入IFN-7、anti-IFN-y、IL-12、anti-IL-12,并与培养的不同时间分别收集细胞,检测L.选择素表达情况。(4)培养6d~8d的MtbAT分别加入PMA、Ionomycin(IMN)、PMA+IMN培养3h、6h、12h、24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L.选择素的表达率。(5)培养8天的γ6T细胞分别加入Mtb—Ag、Rotterin+Mtb—Ag、PMA、Rotterin+PMA刺激4h,收集细胞并检测L一选择素表达。(6)MtbAT或CD3AT预先用LY294002(P13K途径抑制剂)、SB203580(p38途径抑制剂)、PD980590(MEK抑制剂)分别处理20min,然后用Mtb-Ag或CD3mAb再刺激3h,检测MtbAT或CD3AT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 结果(1)新鲜PBMC中76T细胞L一选择素的表达率为(43.9±6.7)%,αβ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率为(76.6±7.9)%,有显著差异(P90%。(3)培养3天时yST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与新鲜PBMC无差别(p>0.05)。用MtbAg或CD3Ab激活后培养第6d时L一选择素在75T细胞的表达(90.7%)和在αβT细胞表达(87.2%)均达到高峰;以后L一选择素表达逐渐下降,15d-21d7b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在低水平(16.2%-10.6%)维持,仅αβT细胞表面的L_选择素表达(23.6-17.5%)亦在低水平维持。(4)加入IL一12或IL一12与IFN-7共同培养时,L一选择素在76T细胞初次刺激与再次刺激时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5);但仅加入IFN-7时,L一选择素的表达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差别(P>0·05)。(5)PMA刺激γ6T细胞3h、6h时L一选择素表达下调,表达率分别为42·3%、38·7%;PMA+IMN刺激y6T细胞3h、6h时L一选择素表达也下调,表达率分别为52·l%、39.3%:而在12h时PMA+IMN刺激的Y6T细胞L一选择素表达上升为52·9%,PMA刺激组L一选择素表达则继续下调为23.5%;24h时PMA+IMN刺激组L一选择素又下降为35.3%,PMA刺激组L一选择素表达上调为53.2%:IMN刺激组L一选择素表达在12h后才表现为下调其在y6T细胞的表达。(6)PKC特异性刺激剂PMA可使L一选择素的表达降低为31.8%,加入PKCθ特异性抑制剂Rotterin后L一选择素表达为63.1%,但没有达到刺激前水平70.0%,表明Rotterin可部分抑制Mtb-Ag刺激引起的L一选择素表达的下调,另外Rotterin可部分阻止PMA下调L一选择素47·9%,表明PKCO参与L一选择素的调控。(7)Mtb-Ag再刺激MtbAT诱导75T细胞L-选择素表达下调69.5%,预先加入LY294002或PD980590,则L.选择素表达率分别为83.1%和75.7%;而加入SB203580未见明显影响。在CD3^T细胞中,预先加入LY294002、PD980590或SB203580则均可抑制L.选择素的下调。 结论(1)外周循环血液中新鲜分离的PBMC中TbT细胞L.选择素表达率低于αpT细胞。(2)78T细胞活化后L一选择素表达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最后稳定在低水平。(3)IL一12在76T细胞活化时维持L.选择素的表达。(4)78T细胞活化时L-选择素表达下调通过PKC信号转导途径。(5)7bT细胞和αpT细胞活化时L一选择素表达调控与P13K、Ras/Erk途径有关,TbT细胞活化与p38MAPK无关,但αpT细胞与其有关。

著录项

  • 作者

    武文娟;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学科 病原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继龙,李柏青;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329.25;
  • 关键词

    结核杆菌抗原; 信号转导; L一选择素; αpT细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