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圆为象—中国传统“圆”设计文化研究
【6h】

以圆为象—中国传统“圆”设计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1.2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3课题研究内容的创新之处

1.3.1课题研究内容

1.3.2创新之处

第2章与圆有关——从现象到意义,传统思维图式

2.1圆形现象: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中强烈的圆形意向

2.1.1自然界中的圆形现象

2.1.2艺术设计中的圆形现象

2.1.3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方面的圆形意向

2.2圆形现象背后的思想世界及其发展脉络

2.2.1对宇宙运动的参悟

2.2.2《周易》的哲学观念

2.3儒、道、佛思想的道德及审美观念对“圆形现象”的影响

2.3.1道家与圆——积淀陶文化精髓

2.3.2儒家与圆——积淀玉文化精髓

2.3.3佛家与圆——融就圆式思维

2.4圆之定义

第3章定之圆中——中国古代圆设计思想沿革

3.1孕育期——原始社会彩陶为代表

3.1.1原始彩陶的起源

3.1.2原始彩陶的“圆”之造型

3.1.3原始彩陶的“圆”之纹饰

3.1.4小结

3.2发展初期——夏、商、周玉器为代表

3.2.1夏、商、周的天道观

3.2.2礼器玉琮

3.2.3小结

3.3稳定发展期——两汉时期铜镜为代表

3.3.1铜镜溯源

3.3.2汉代铜镜

3.3.3小节

3.4成熟期——唐代金银器为代表

3.4.1金银器概述

3.4.2大器晚成的唐代金银器

3.4.3金银之美,文化之蕴

本章小结——圆行有常

第4章“圆”的再定义——对现代设计的应用启示

4.1以圆为美

4.1.1以圆为美的艺术流程

4.1.2以圆为美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

4.1.3圆满是理想人生的象征

4.2圆中设计美的展现

4.2.1流动全整的运动美

4.2.2象外虚空的空间美

4.2.3辩证和谐的整体美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课题研究结论

5.2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圆”在中国设计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以及朴素的辨证思想,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审美图腾。先民最初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开始了探索与研究“圆”的时代,自此以后,历代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都对“圆”给予极大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现代的设计者来说,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写作按照由现象到本质、历时与共时结合的逻辑顺序展开,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现象到意义,从传统思维图式出发,分析“圆”的思想文化溯源,从自然界中的圆形现象到设计艺术中的圆形现象,从“圆”背后的思想世界到儒道佛思想的影响,横向角度阐释先民意识中逐渐形成的“圆”形意识。
   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古代圆的设计思想沿革。孕育期,以原始社会彩陶为代表;发展初期,以夏商周玉器为代表;稳定发展期,以汉代铜镜为代表;成熟期,以唐代金银器为代表,纵向角度阐释古代圆的设计思想沿革。
   第三部分是对“圆”的再定义,即“圆”的当代意义,分析以圆为美的美学思想及圆设计美的展现,以启悟今天的设计实践。
   在中国的思想潮流中,圆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青睐,因而不管在任何时期圆都能或登上大雅之堂、或深得民众百姓的喜爱。圆的这种特质又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设计方面好的借鉴,对现代设计艺术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认识并研究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