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冰-C7蓄冷空调经济技术分析及蓄冷材料混合比例研究
【6h】

冰-C7蓄冷空调经济技术分析及蓄冷材料混合比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蓄冷空调技术发展现状

1.2.2小型蓄冷空调技术发展现状

1.2.3相变蓄冷技术发展现状

1.3蓄冷技术发展方向

1.4课题任务及意义

1.4.1课题任务

1.4.2课题意义

第二章冰-C7空调蓄冷系统设计

2.1蓄冷系统供冷负荷的确定

2.1.1蓄冷系统设计对供冷负荷条件的要求

2.1.2各类建筑物逐时冷负荷分布的特点

2.1.3别墅型建筑逐时冷负荷分布特点及其计算

2.1.4别墅型建筑逐时冷负荷分布图

2.2运行策略

2.3控制策略

2.4运行模式及控制顺序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

3.1系统初投资费用

3.1.1主要设备费

3.1.2系统初投资费用总计

3.2年运行费

3.2.1用电量计算

3.2.2运行分析

3.2.3蓄冷空调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运行费用总计

3.3投资回收期

3.3.1静态经济评价法

3.3.2动态经济评价法

3.4蓄冷空调系统经济评价指标

3.4.1增加初投资的回收年限

3.4.2高峰用电量负荷转移率

3.4.3制冷机组性能系数(COP)降低率

3.4.4主机装机容量比

3.4.5蓄冷量比例

3.5各空调系统比较

3.5.1技术比较

3.5.2经济比较

第四章混合比例对蓄冷槽性能的影响

4.1.冰蓄冷量

4.2相变材料蓄冷量

4.3总蓄冷量

4.4不同蓄冷材料混合比例对蓄冷槽性能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冰-C7蓄冷空调系统实验台的建立

5.1实验目的与内容

5.2实验台简介

5.2.1实验装置

5.2.2系统主要部件

5.2.3实验控制系统

5.2.4主要测试仪器

5.2.5实验测点布置

第六章冰-C7蓄冷空调装置的实验研究

6.1实验方法

6.2漏冷实验

6.3实验数据及分析

6.4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常规空调系统、蓄冰空调系统、冰-C7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与评价可知,冰-C7蓄冷空调系统增加的初投资不到一年既可收回,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其投资回收期比蓄冰空调系统短,表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通过从理论上对不同混合比(冰与C7)对蓄冷槽性能的影响的分析,表明蓄冰厚度对蓄冰槽性能影响显著;对该蓄冷空调系统,当蓄冰厚度取14mm时,相变材料质量混合比取1.8~3.6时较为理想,对应的体积比为3.2~6.4。 实验数据分析表明,PCM-C7 的应用不仅可增加系统蓄冷量(加入PCM-G7质量为35.875kg、23.625kg时同无PCM-C7的蓄冷槽相比,蓄冷量分别增加了18.73%,13.43%,释冷量分别增加了18.90%,11.79%),而且可提高系统蒸发温度(当加入23.625kg PCM-C7时比无PCM-C7 时蒸发温度平均提高2.140℃,当加入35.875 kg PCM-C7时比无PCM-C7蒸发温度平均提高2.654℃);从提高蒸发温度的角度考虑,加入PCM-C7的量大于23.625kg即为比较理想,此时对应的冰(水)与PCM-C7质量混合比例为4.507,相应的体积混合比例为8.112;实验亦表明了释冷过程蓄冷槽内水的较好流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