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置库生态系统中河水水质的强化净化研究
【6h】

前置库生态系统中河水水质的强化净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东江流域概况

1.1.2 高埔小河概况

1.1.3 前置库生态系统概况

1.2 前置库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前置库技术概述

1.2.2 前置库技术研究现状

1.2.3 前置库生态系统对水体强化净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2.1 前置库生态系统的构建

2.1.1 系统工程简介

2.1.2 系统工艺设计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布置

2.2.1 试验方法

2.2.3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2.4 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砾石河床中填料包的筛选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填料的筛选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水质

3.1.4 试验挂膜

3.1.5 试验方法

3.2 不同复合填料包的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3.2.1 对CODcr的净化效果

3.2.2 对NH4+-N的净化效果

3.2.3 对TN的净化效果

3.2.4 对TP的净化效果

3.2.5 进水pH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植物生长状况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筛选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 试验水质

4.1.4 试验方法

4.2 植物生长状况研究

4.2.2 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4.2.3 植物生长高度的变化

4.2.4 植物叶绿素的变化

4.3 不同植物系统污水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4.3.1 不同植物系统对CODcr的去除效果

4.3.2 不同植物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

4.3.3 不同植物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

4.3.4 不同植物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

4.4 不同水力负荷下植物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强化净化方案设计

5.1 方案设计概述

5.2 砾石河床水质的强化净化方案

5.3 前置库净化区水质的强化净化方案

5.3.1 库心岛的构建

5.3.2 生态浮床的构建

5.3 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强化净化方案预期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点源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而面源污染问题逐渐代替点源污染,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前置库技术作为面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优点,在国内外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中被广泛运用。
  本研究依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课题要求,以东江上游支流高埔小河入江口的前置库系统为背景,研究了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的强化净化,通过监测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效果,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提高前置库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的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设计砾石河床中复合填料包和前置库净化区水生植物筛选的小试试验,由小试试验筛选出的复合填料包和水生植物设计该前置库生态系统水质强化净化的具体而详细的可行性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
  (1)前置库系统包括砾石河床和前置库净化两大功能区,对其水质净化效果监测表明:前置库系统对水中CODcr、NH4+-N、TN、TP、SS(雨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4%、28.0%、29.9%、22.8%、62.9%。其中,CODcr和SS(雨天)去除效果较明显且去除效率稳定,但NH4+-N、TN、TP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小于30%。前置库不同功能区,砾石河床对CODcr、NH4+-N、SS的净化作用较显著,而前置库净化区则对TN、TP去除效果较好。不同水文期,CODcr、NH4+-N、TN、TP的净化效果也明显不同。CODcr的净化效果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而NH4+-N、TN、TP均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该前置库系统对河水中NH4+-N、TN及TP的净化效果尚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因此,需要对前置库系统开展水质的强化净化研究。
  (2)当砾石河床中添加沸石-陶粒-木屑-铁屑、木炭-陶粒-木屑-铁屑、土壤-陶粒-木屑-铁屑3种复合填料包时,试验系统中CODcr、NH4+-N、TN和TP的浓度均明显下降。其中木炭组系统中CODcr浓度降幅最大,平均去除率达62%,其次为沸石组,平均去除率52.2%。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则均是沸石组>木炭组>土壤组,沸石组对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87.37%、64.7%。由于土壤填料易结块堵塞系统,考虑到前置库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以及库尾出水的CODcr平均浓度已达标,选择沸石-陶粒-木屑-铁屑复合填料包作为砾石河床水质强化净化方案的备用填料包。
  (3)千屈菜、风车草、翠芦莉3种植物在试验系统中生长状况不同,风车草和翠芦莉生长速率、干生物增加量、生长高度均明显优于千屈菜。千屈菜在试验过程中受到虫害影响,其叶绿素含量变化相对较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试验组系统对CODcr、NH4+-N、TN、TP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翠芦莉系统对CODcr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率达68.9%,风车草系统次之,平均去除率为65.9%,而千屈菜最差,平均去除率仅为45.9%。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是翠芦莉>风车草>千屈菜,3组植物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76.5%、73.5%、69.5%,TN平均去除率则依次是70.6%、68.7%、62.6%。植物根系对系统内N的去除影响较大,风车草和翠芦莉的根系较千屈菜而言更粗壮发达,因此N的去除效率更高。3种植物系统中,TP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平均去除率为67%,翠芦莉次之,平均去除率61.3%,千屈菜最差,平均去除率仅为51.2%。提高水力负荷时,3种植物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对照组系统,表明3种植物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综合分析3种植物系统的生长适应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选择风车草和翠芦莉作为前置库生态系统的强化净化方案中的优选植物。
  (4)根据小试试验结果,设计砾石河床中添加沸石-陶粒-木屑-铁屑复合填料包,前置库净化区构建库心岛和生态浮床,库心岛上种植当地湿地公园中已有的花叶芦竹、芦苇-花叶美人蕉、鸢尾,生态浮床中种植翠芦莉和风车草作为该前置库生态系统对河水水质强化净化的优选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