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腔引流管肠腔内引流联合腹膜外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6h】

三腔引流管肠腔内引流联合腹膜外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 吻合口瘘的诊断与其治疗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直肠癌作为胃肠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是大肠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低位直肠癌是指腹膜返折以下直肠所发生的癌症。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念推广、手术技术提高及手术器械不断普及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直肠癌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显著提高,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亦有相应增加。术后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6%~17.4%积极预防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措施包括:1)充分的术前准备纠正患者存在的贫血,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2)术前清洁肠道必须充分。吻合前充分扩肛肠腔内生理盐水认真冲洗,降低局部细菌浓度。3)在遵循TME原则的同时,确保吻合口血运和无张力。4)引流管位置放于盆腔最低点保证充分引流减少盆腔积液。5)术中放置肛管术后肛管减压及时有效的引流肠内容物及肠腔气体降低肠内及吻合口压力。6)术后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7)预防性回、结肠造口,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吻合口瘘后的吻合口周围炎、盆腔感染、弥漫型腹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轻,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本研究通过于常规腹腔引流的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价经三腔引流管腔内引流联合腹膜外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探索一种无创预防治疗吻合口瘘的方法。
  目的:探讨三腔引流管肠腔内引流联合腹膜外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集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同一手术组实施的221例数据完整的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128例采用三腔引流管肠腔内引流联合腹膜外引流法(研究组),93例经腹腔放置常规引流管(对照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二次手术干预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手术干预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控制大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三腔管腔内引流并联合腹膜外引流法能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可以提高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吻合口瘘手术干预的比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