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苹果多酚50%乙醇提取物对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苹果多酚50%乙醇提取物对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实验小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

2 实验小鼠体重的变化

3 实验小鼠DAI评分

4 实验小鼠结肠长度的变化

5 实验小鼠结肠的重量

6 实验小鼠结肠病理切片

7 实验小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

8 实验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

9 实验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

10 实验小鼠血清中MDA含量

11 实验小鼠结肠组织切片中COX-2的免疫组化

12 AP50E对PMA诱导的Caco-2细胞形态及Akt表达的影响

13 AP50E对PMA诱导的Caco-2细胞产生IL-12的影响

附图

附表

讨论

1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UC模型的建立

2 阳性药奥沙拉嗪的抗炎作用

3 氧自由基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 小鼠体内MDA测定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膳食剂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临床表现以血性腹泻,腹部绞痛,疼痛,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影响肠粘膜的易复发的慢性疾病。IBD患者,相比与普通人群,也更高易患结直肠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广,病情易反复,并且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难度较大。现代医学主要以5-氨基水杨酸、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三大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5-氨基水杨酸类是非特异性抗炎药物,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只能起到暂时控制及缓解症状的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且服用该药物后会出现头痛、肾毒性等毒副作用,停药后病情易反复。苹果能降低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哮喘、糖尿病发病的风险。苹果的提取物苹果多酚中含有好几种黄酮类化合物和某些植物化学物质,包括槲皮素苷,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香豆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和根皮苷。本实验观察苹果多酚50%乙醇提取物(50% ethanolic extractof apple polyphenols,AP50E)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为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或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2.5%的DSS自由饮水对小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将C57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奥沙拉嗪)、低剂量组(AP50E,300mg/kg)、高剂量组(AP50E,600mg/kg)及正常组,灌胃给药,并详细记录小鼠饮水量、饮食量及体重变化,连续给药7天后断头取血保留血清,截取结肠并测定其长度,将部分结肠用多聚甲醛固定,进行病理切片。并对下面的参数进行了评估:结肠长度、结肠重量及病变程度评分,病理学评分及血清生化指标(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Caco-2细胞中加入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AP50E,继续培养12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取培养基测其中IL-12含量,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细胞中Akt的含量。
  结果:
  ①给药一周后,模型对照组相比于给药组和正常组饮水量有明显上升;摄食量除正常组明显增多外,其他组之间没有明显改变。
  ②除正常组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变化外,其他组小鼠体重均有所降低,给药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
  ③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萎缩程度最大,阳性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AP50E组小鼠的结肠萎缩程度均有降低。
  ④测定实验小鼠的肠重与体重比值,结果显示AP50E对肠道有一定保护作用。
  ⑤实验小鼠结肠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阳性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AP50E组小鼠结肠的病理损伤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所缓解。
  ⑥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上升,高剂量AP50E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有所降低。
  ⑦模型对照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血清中的TNFα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 AP50E干预后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
  ⑧模型对照组小鼠结肠中的MPO活性明显升高, AP50E干预后MPO活性明显降低;AP50E也可抑制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中COX-2的表达。
  ⑨AP50E对Caco-2细胞中加入PMA后引起的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Western Blot分析发现,AP50E对抗凋亡的作用与上调Akt的蛋白表达有关。
  ⑩PMA诱导可使模型组Caco-2细胞的IL-12产生量明显升高,而AP50E给药干预后Caco-2细胞的IL-12产生量明显下降。
  结论:
  经AP50E治疗后,结肠充血、水肿、萎缩等急性症状均有所缓解。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的损伤、抑制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调节体内及结肠局部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对抗肠道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
  本实验结果为新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依据,具有较大的应用及创新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