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机制分析

2.1 相关理论分析

2.2 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制分析

3 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选择

3.2 基于OP法估计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3.3 测算结果分析

4 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4.2 数据来源

4.3 总体样本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4 分地区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5 分技术水平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6 分所有制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7 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贡献度的夏普利值分解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已有理论表明,企业规模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别运用OLS和IV-2SLS法对企业规模的生产率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并按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和所有制进行分组回归分析,最后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测算了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贡献度。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规模扩张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所以总体而言,企业规模的扩张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2)在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中,规模经济效应起了主要作用。同时企业规模也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作用,技术创新虽然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企业规模的扩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
  (3)在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的分组回归中,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不分组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4)根据夏普利值分解的结果,总体样本和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规模在各年份对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贡献度均在90%以上,是决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应该有针对性的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并购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在提升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技术创新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