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6h】

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及疗效评价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克氏针(PP)固定和弹性髓内针(TEN)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治疗72例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儿,对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3例,女29例,年龄7~15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PP组35例和TEN组37例。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结果: TEN组及PP组均能成功完成手术,为骨折断端提供牢固的内固定,PP组手术时间[(65±23)min]明显少于TEN组[(95±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组患儿平均随访时间(19.8±2.8个月)短于TEN组(20.3±3.6个月);PP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5±3.5)周]短于TEN组[(8.0±2.5)周];术后6个月PP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95.9±12.8)分]低于TEN组[(96.7±13.6)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肩关节外观及活动正常,无疼痛,均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深部感染、骨折复位丢失、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结论:经皮克氏针和弹性髓内针均能在骨折复位后提供安全、稳定及有效的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近,但经皮克氏针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弹性髓内针要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