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翻译实践报告(第三章第1/2节)
【6h】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翻译实践报告(第三章第1/2节)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Introduction

1.1 Translation task

1.2 Philosophy of the report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1.1 Text type

1.2 Translation theory-Skopostheorie

1.2.1 The Skopos theory

1.2.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1.2.3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1.2.4 External structure-surface structure, deep structure

1.2.5 Attitude toward cultures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1.1 Translation scheme

3.1.2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3.1.3 Collection of tools for translating

3.1.4 Related document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2.1 Transl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3.2.2 Proofreading while translating

3.3 After-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4 Case analysis

4.1 Realization of external structure at lexical level

4.2 Realization of external structure at syntactical level

4.3 Realization of external structure at textual level

4.4 Communicative rhetoric figures at external structure

4.5 Stylistic features of text at external structure

4.6 Cultural elements represented by culturally-loaded words

5 Conclus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x: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节选为着手点,在对其有关宗教多元文化章节汉译英翻译实践中,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译文本的外层结构构建和实现为线索,进一步探索翻译实践中目的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及外层结构实现的可能性。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简要介绍了翻译任务以及报告思路。第二部分翻译理论框架,笔者首先描述了原文本类型,然后根据文本的信息属性,在翻译中坚持目的论翻译理论,以及相应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另外,作者还引入了外层结构的概念,作为判断翻译效果的一个维度,是检验翻译目的论指导下译文质量的重要参考。第三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笔者从词汇、句子、篇章、修辞、文体特征、文化要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这些重点难点对译者的翻译理解和潜在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构成了挑战。第五部分是结论,笔者根据翻译过程和翻译理论的运用,对翻译任务做了总结,对以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有了启示。
  20世纪70年代,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纯粹的语言学无法完成翻译实践,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学过程,甚至根本上来说不是一项语言学活动,而且语言学还没有办法处理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这一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从翻译理论上看,目的论强调译者为中心,将原文本视为“信息源”,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坚持译者以翻译目的为指导,以原文本信息为基础,以目的语的地道表达为手段,是译文本对目的语文本受众而言更具有可读性,接受性更强。
  外层结构是基于翻译的交际性质而提出的语言学新概念,侧重于对语言表层结构、内层结构之外,指向语法上的可行性和交际上的可接受性,是译者除语言之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在译文中避免有明显文化不适应的表达,是检验译文的一个尺度。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跨交际并带有特定目的的行为。因此,译文既要满足语言的语法和意义传达,还要照顾双语言所附带的文化内涵,更要注意交际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
  在翻译方法上,笔者采用意合-形合转换法。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多短句、多动词、少用连接词,而翻译成英语后,要照顾英语形合为主的习惯,增加必要的连接词,适当调整结构,突出主要信息,加强语际连贯。
  本文试图在译文中,通过有关翻译目的论和外层结构的运用,尽可能展现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英语读者阅读期待的译文,并在案例分析中,阐述翻译目的论和外层结构的合理结合,为提高译文质量和中国文化外译的宣传效果进行探索。
  通过案例分析,作者发现首先分析翻译目的,明确原文本句式特点并比对目的文本可以传达相应信息并达到预期交际目的的表达句式,可以使译者避免受局限于原文本句式。译者应在翻译中遵循这一方式。
  由于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不同,目的文本中不仅要局限于文本表面结构、内在意义,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者尽可能避免使用引起负面影响的表达,即照顾本文提出的译文本外层结构。
  本文还指出了翻译中的不足,为今后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提供一个参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