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
【6h】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理论阐释

2.1 新型城镇化的阐释

2.1.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2.1.2 城镇化的阶段特征

2.1.3 新型城镇化的界定

2.2 农村新型社区的理论阐释

2.2.1 农村新型社区的内涵

2.2.2 农村新型社区的基本特征

2.3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理论阐释

2.3.1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概念

2.3.2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主要目标、原则和主体

第3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3.1 农村新型社区及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演进

3.1.1 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演变

3.1.2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演进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特殊性

3.2.1 从人口构成的复杂性上看,农村新型社区面临的矛盾冲突更多

3.2.2 从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上看,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更多

3.2.3 从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上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更加复杂

3.2.4 从社区建设过程的长期性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隐患更多

3.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机遇

3.3.1 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3.3.2 治理手段更加先进

3.3.3 居民素质不断提升

3.4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时代挑战

3.4.1 社区急剧转型导致治理资源稀缺

3.4.2 社区人口频繁流动增加治理难度

3.4.3 二元结构隐性存在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3.4.4 社区治理经验缺乏导致治理乏力

第4章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现状

4.1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发展基本状况

4.2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主要内容

4.2.1 从治理基础上看:强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4.2.2 从治理手段上看:突出道德和法治并重

4.2.3 从治理方式上看:强调精细治理和完善服务融合

4.2.4 从治理内容上看:涉及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建设多个方面

4.3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主要经验

4.3.1 强化城乡一体:注重将新型社区治理和农村、城市社区治理统筹考虑

4.3.2 强化政府主导:注重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

4.3.3 强化多方参与:注重整合农村新型社区治理资源

4.3.4 强化治理实效:注重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各种保障机制

第5章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1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5.1.1 社区治理体制尚需理顺

5.1.2 民主参与机制尚需完善

5.1.3 社区治理手段尚需丰富

5.1.4 社区治理水平呈现梯队式差异

5.2 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5.2.1 治理资源仍然匮乏

5.2.2 社区治理缺少统一规划

5.2.3 治理主体尚未适应转变

5.2.4 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

第6章 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6.1 韩国“新村运动”

6.2 新加坡组屋社区发展模式

6.3 德国“巴伐利亚试验”

6.4 美国自治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6.5 国际经验的借鉴

6.5.1 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制定科学规划,宏观把握治理要素

6.5.2 优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6.5.3 培育高素质的社区居民

6.5.4 重视创建社区精神文化

6.5.5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第7章 提升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水平的对策与路径

7.1 进一步理顺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体制

7.1.1 推进社区综合治理,促进多元主体共治

7.1.2 理顺社区组织关系,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7.1.3 完善社区自治制度,促进社区治理转型

7.1.4 改善社区治理环境,创设良好的社区治理软环境

7.2 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7.2.1 改进民主参与机制,规范民主参与方式及程序

7.2.2 建立权力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与不作为

7.2.3 改进权益表达机制,促进权益的表达、协调与共享

7.2.4 改进纠纷调解机制,多手段促进矛盾化解

7.2.5 改进危机应对机制,提高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7.2.6 构建治理评估机制,引导社区补齐治理短板

7.3 创新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主要手段

7.3.1 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经济

7.3.2 改进行政手段,理清职责权限

7.3.3 发展社区文化,铸就社区精神

7.3.4 注重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7.3.5 强化法律约束,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

7.4 健全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7.4.1 构建农村新型社区组织体系

7.4.2 完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7.4.3 完善农村新型社区保障体系

7.5 改进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方式

7.5.1 注重政府层面整体规划引导

7.5.2 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建设载体

7.5.3 注重打造社区治理典型示范

7.5.4 注重整合社区资源系统推进

7.5.5 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只有将农村新型社区放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才能实现农村新型社区的快速发展。对农村新型社区而言,只有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新型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新型社区的现代化转变。论文立足山东省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实际,重点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首先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论文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然后对新型城镇化及农村新型社区的理论进行阐释,主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和阶段特征,对农村新型社区进行了界定,对农村新型社区治理进行了阐释。进而阐述了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演进、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于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带来的特殊性,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莱芜市为研究个案,重点介绍了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发展基本状况、主要内容与治理经验,分析了莱芜市农村新型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成因。紧接着阐述了农村新型社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重点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新加坡组屋社区发展模式、德国“巴伐利亚试验”、美国自治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上述国家在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方面的经验。根据对莱芜市的实证分析以及国外经验的借鉴,总结了提升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水平的对策与路径,系统全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需理顺治理体制、改进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手段、健全农村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改进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方式等具体措施。最后结论部分简要总结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和存在不足,以期为农村新型社区的治理提供一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