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研究激发态原子碰撞能量转移
【6h】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研究激发态原子碰撞能量转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第一章实验理论

1.1光抽运理论

1.2原子分子碰撞理论

1.3谱线的宽度及线型[1.13]

1.4激发态碱原子—各种气体系统中的光物理与碰撞过程

第二章实验技术和测试方法

2.1激光感生荧光光谱法[2.1-2.3]

2.2荧光的速率方程理论

2.3无多普勒多光子吸收法

2.4用光学吸收法测量原子密度

第三章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3.1实验装置

3.2实验步骤

第四章主要研究内容

4.1Rb(5PJ)+(He、N2)碰撞能量转移

4.2 Cs(6P)激发态的辐射及与Ne碰撞的能量转移

结论

参考书目与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对于原子分子碰撞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可以确定分子相互作用势、碰撞粒子的能量分配及发展新型激光器。由于碱原子分子激发态能级低,容易被激发,其辐射的荧光往往处于红外,并且碱金属原子(特别是重金属Rb、Cs)的能级密度很大,可以实现几乎连续的调谐,这就提供了研制新型高功率近红外准调谐激光器的可能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本文应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的速率方程理论,研究了激发态碱原子与气体分子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 (1)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研究了Rb(5P<,J>)+(He、N<,2>)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利用速率方程分析得到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对于He,K<'He><,21>=2.23×10<'-12>cm<'3>s<'-1>;对于N<,2>,k<'N<,2>><,21>=4.38×10<'-11>cm<'3>s<'-1>,并得到5P<,J>态猝灭速率系数为5.45×10<'-11>cm<'3>s<'-1>。并与其他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2)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Cs(6P)态与Ne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截面σ<,3/2>→<,1/2>=(1.90±0.82)×10<'-19>cm<'2>和碰撞猝灭截面σ<,D>=(8.97±3.85)×10<'-19>cm<'2>。本实验较好地处理了辐射陷获效应,提高了实验精确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