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乳液中AgC1纳米粒子合成与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6h】

微乳液中AgC1纳米粒子合成与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GMA(Glycidyl Methacrylate)+MMA(Methyl Methacrylate)为油相、以NaCl和AgNO3水溶液为水相、采用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AMPS(2-Acrylamido-2-Methyl Propane Sulfonic Acid)、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Poly(GMA-co-MMA-co-AMPS)有机-无机杂化膜,并对反相微乳液的稳定性、杂化膜的形态结构以及杂化膜对苯/环己烷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论文通过电导率法测定GMA+MMA微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当体系中CAMPS=0.2~0.6mol/L,C水相(CSalt)=0.1~0.5mol/L,增溶水量ω(nH2O/nAMPS)<20时,可以得到稳定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论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GMA+MMA反相微乳液体系中纳米AgCl颗粒的形成、微粒粒径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微粒的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AgCl纳米颗粒在GMA+MMA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类球状存在,颗粒粒径分布窄,且尺寸在50nm左右。增加ω,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增大CNaCl、CAgNO3,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增加CAMPS,AgCl粒子数增多;Cl盐价态越高,生成的AgCl粒子粒径越大,越易团聚。
   AgCl/Poly(GMA-co-MMA-co-AMP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AgCl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50nm左右;EDX数据表明:聚合后制备的AgCl/Poly(GMA-co-MMA-co-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粒子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
   50wt%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结果表明,在合适的ω和CNaCl、CAgNO3下,所制备的AgCl/poly(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