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班级理念下的师生沟通策略研究
【6h】

和谐班级理念下的师生沟通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和谐班级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二)和谐班级建设中师生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三)个人从教经验与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设计

(四)案例研究法

(五)观察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和谐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和谐班级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师生沟通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和谐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和谐班级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师生沟通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一)对和谐班级相关研究的反思

(二)对已有师生沟通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班级中师生沟通现状调查研究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的工具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

(三)调查研究的程序

二、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一)沟通内容

(二)沟通意愿

(三)沟通对象

(四)沟通方式

(五)沟通场所

(六)沟通效果

一、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沟通内容偏重认知,忽视情感与道德养成

(二)师生沟通方式单一,沟通技巧不足

(三) 教师“区别对待学生”,沟通对象有所偏重

(四) 任课教师过度依赖班主任,与学生缺乏良好沟通

(五) 生生沟通不畅导致班级生生矛盾

(六)教师和家长沟通不足

二、班级中师生沟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学校管理因素

(四)家庭因素

(五)社会文化因素

第四章 和谐班级理念下师生沟通策略探析

一、教师层面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沟通观

(二)丰富师生沟通内容与形式

(三)提高教师沟通基本素养

(四)秉承和谐班级理念,提高教师沟通技巧

(五)秉承和谐班级理念,师生互助促沟通

(六)师师合作促沟通

(七)家校合作促沟通

二、学校层面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创设沟通“和”环境

(二)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工作,保证沟通时效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尊严,完善沟通心境

(四)创建多彩社团,关注教师幸福指数,渲染沟通底色

(五)拓展校外资源,实现高端引领,提升沟通品质

三、家长层面

(一)形成正确沟通观念,注重家风教育

(二)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