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典园林中的传统哲学研究基于儒、道、禅传统哲学下的风水景观
【6h】

古典园林中的传统哲学研究基于儒、道、禅传统哲学下的风水景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儒文化,道家也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儒、道、禅三种思想共同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文化,并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产生过深远影响。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安邦立国的根本,是中国道德观念的主要根基。在其影响下的审美主要以比德自然审美观为典型,以中和之美为审美标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以及和而不同的人文境界下,奠定了儒家生态性审美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水和植物的比德审美,形式、功能和内容之间的尽善尽美,发乎情又止乎礼义的中和之美以及景观与人文统一的生态伦理传统。   道家和儒家文化相互补充,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道家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泉,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的道家哲学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无为之道和虚实相生,在此基础上,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即意境美、和谐美和生态美的追求,而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设计手法包括:山水相映、以动衬静、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和情景交融的设计手法。   禅宗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标志着中国式审美文化的成熟,它把儒家和道家思想整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心性论思想体系。禅宗以平常心是道、直觉顿悟审美、追求精神自由为自然审美观,用审美的心境去看待自然,重视精神审美境界,促使人们透过纷繁的世界来反思自我,体悟生命,进入个体生命的诗意审美境界。禅宗思想的发展成熟,推进了意境审美不断走向空灵飘逸。在禅宗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主要表现为梵我合一、妙造自然、芥子纳须弥、生活真趣、智慧的结晶。禅宗让园林成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是物化了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禅宗思想与园林文化的结合,让中国园林具备了生态美、简约美、含蓄美、空灵美、智慧美等审美特征,并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特色文化内涵。   风水学是人类在长期的选择居住环境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古人流传下来的择居理论。风水学中饱含丰富的环境心理学、仿生文化、尊重自然、生命美学思想,缔造了华夏理想环境审美的传奇,并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风水思想影响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在风水择基的原则上,形成地域文脉主义、仿生主义、生态主义的景观环境设计。风水学融合了儒、道、禅审美思想,成为中国一直以来选址规划的主要依据,且它具备了一套独立的系统理论,为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儒家审美思想成为风水构图格局的主要依据,讲究伦理道德和尊卑秩序美,其比德自然审美成为园林设计的典型表现手法;道家的师法自然、无为之道、虚实相生思想在风水景观的组景造景中,广泛运用,并初步形成意境美;禅宗审美推进了风水景观进入另一个高级审美层面,为人类创造了一份永恒的精神天地,在那里,心成了主题,悠然、闲适、豁达的人生,都取决于豁达明朗的内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