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小儿扁桃体剥除术后镇痛的剂量探讨
【6h】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小儿扁桃体剥除术后镇痛的剂量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小儿扁桃体剥除术后镇痛的合适剂量,进一步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小儿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为其在成人及小儿其他手术后镇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80名择期行双侧扁桃体剥除术的患儿,ASAⅠ级,年龄4-12岁,按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剂量随机分为A(对照组)、B(0.5mg/kg)、C(1.0mg/kg)、D(1.5mg/kg)四组,每组20例。给药组于全麻诱导后、术前15分钟静脉内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照组不用药。四组患儿常规行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监测。静脉诱导药物统一为:丙泊酚(得普利麻)3mg/kg、芬太尼2.0μg/kg、卡肌宁0.5mg/kg行气管插管,阿托品0.01mg/kg预防心率降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用Drager Primus麻醉机行压力控制机械通气,调节通气压力以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动于30~35mmHg之间。术中用七氟醚、50%O2与50%N2O混合气体吸入维持麻醉,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生命征变化调整七氟醚浓度以维持麻醉平稳,不加用其他镇静镇痛药物。阿扎司琼注射液0.2mg/kg术始时静脉注射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结束后给予新斯的明0.04mg/kg、阿托品0.02mg/kg静脉注射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观察四组患儿术后2小时(T1)、4小时(T2)、6小时(T3)、8小时(T4)、12小时(T5)的疼痛强度(PI)、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试验相关数据由不知道用药情况的助手记录,并且由其于手术前一天前往病房对患儿进行疼痛评分的宣教,便于准确评估。 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强度存在差别(P<0.05),即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现递减趋势,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不存在差别(P>0.05);不同药物剂量之间的疼痛强度存在差别(P<0.05),即随着剂量的增加疼痛强度逐渐减小,不同药物剂量之间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不存在差别(P>0.05);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结论: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作用时间较长、副反应小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手术开始前15分钟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5mg/kg可良好、确切的缓解小儿扁桃体剥除术引起的术后疼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