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大藏汉简《仓颉篇》书法研究
【6h】

北大藏汉简《仓颉篇》书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北大藏汉简《仓颉篇》综述

第一节 成简年代及形态特征

第二节 内容、体例及版本

第三节 与其他出土汉简《仓颉篇》的关系

第二章 北大藏汉简《仓颉篇》的书法样态

第一节 书法特点

第二节 “北大简”与其它出土汉简《仓颉篇》的比较

第三节 “北大简”及相关竹书与西汉石刻文字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以“北大简”为切入点看西汉隶书的演进

第一节 判断西汉隶书演进的误区

第二节 隶书字形演变在西汉宣帝时期的基本结束

第三节 从北大藏汉简《仓颉篇》看简牍规制与隶书章法的形成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北京大学藏汉简《仓颉篇》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仓颉篇》这部久佚古书保存字数最多的一个文本,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发现,且保存状况完整,字迹清晰,墨色如新,无论是对《仓颉篇》佚书的研究,还是对于汉代社会文化、学术书法的研究,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绪论中主要探讨了《仓颉篇》及北大简本《仓颉篇》的研究现状及其真伪的问题。第一章对北大藏汉简《仓颉篇》成简年代、形态、体例、版本及与其它诸本《仓颉篇》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论述了《仓颉篇》的内容在流传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各版本抄写底本的问题。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北大简本《仓颉篇》的书法特点,并将“北大简”与各本《仓颉篇》比较,来具体论述西汉隶书隶变过程中用笔、以及字形是如何变化的,其次与刻石文字进行比较,论证了西汉刻石的笔画特征取决于自古以来的刊石刀法,与西汉隶书的用笔几乎没有关系,不能忠实的反映西汉隶书的发展状况的问题。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人们对于西汉隶书演进这一问题的认知过程中的误区,其次论述了西汉隶书字形演进在西汉宣帝时结束的史实,并进一步从制度的角度对汉代隶书章法的形成进行探讨,对西汉书法史上的具体问题做出更加细腻的解读。

著录项

  • 作者

    褚旭;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浩,韩天雍,孔令伟;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书法;
  • 关键词

    藏汉简; 《仓颉篇》; 书法特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