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城市远郊区县集体土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践研究--以密云区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
【6h】

大城市远郊区县集体土地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践研究--以密云区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棚户区概念及特征

2.1.2棚户区分类

2.1.3棚户区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2.2研究理论基础

2.2.1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有限政府理论

2.2.3公共物品理论

2.2.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理论

2.2.5乡村振兴战略

第3章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背景信息及障碍识别

3.1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背景介绍

3.2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概述

3.3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现状及改造情况

3.3.1关于王各庄村棚户区改造情况及现状

3.3.2关于剩余四村整体规划

3.4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特点及障碍

3.4.4群众工作方面

3.4.5手续办理方面

第4章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运作模式与实施

4.1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4.1.1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原则

4.1.2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计划

4.2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主要对策和措施

4.2.1调整思路,确定合理运作模式

4.2.2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4.2.3聚焦关键制约因素,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2.4聚焦公共品属性。确保公众利益平衡

4.2.5聚焦效率,确保项目合法性

4.3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设计

4.3.1城市设计总体原则

4.3.2城市设计总体方案

第5章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前期经验及针对性建议

5.1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前期经验回顾

5.1.1政企合作关系是基础

5.1.2企业主体性定位和政府期待要匹配

5.1.3企业合法性定位和“公众期待”及社会责任要匹配

5.1.4企业主体性项目设计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弹性

5.1.5项目实施中关注“点突破-线效率-面优化”

5.2推动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的建议

5.2.1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5.2.2加快解决制约因素

5.2.3引入过程审计工作

5.2.4深入研究新城设计

5.2.5探索创新开发模式

第6章结语和可推广性建议

6.1结谙

6.2可推广性建议

6.2.1对棚户区改造有关政策的建议

6.2.2对棚户区改造有关企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全球经济稳速复苏,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而伴随其发展出现的“城市病”几乎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临近,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日新月异,而“棚户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典型问题,自始至终受到党、政府和人民等各方面的密切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旧城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其主要涵盖的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棚户区改造”。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棚户区改造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一项重要手段。  密云区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是北京市远郊区县首例在集体土地上进行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改范围涉及的村落是上世纪50年代因密云水库修建而形成水库移民村庄,六十年以来该区域城镇化改造步伐缓慢,房屋居住安全隐患大且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因为政策、规划、区域自身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棚户区改造面临诸多障碍。  本文以密云区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的背景及概况、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存在的障碍、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经验启示,并对推进项目改造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针对大城市远郊区县集体土地上的棚户区改造进行研究,并首次对十里堡镇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分析,其在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对策措施以及获得的经验启示,可以为其他棚户区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