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
【6h】

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组成与分类

1.1.1 碳水化合物组成

1.1.2 果聚糖结构与分类

1.2 植物果聚糖代谢

1.2.1 合成代谢

1.2.2 降解代谢

1.3 小麦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与遗传研究

1.3.1 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

1.3.2 茎秆WSC贮积调控遗传研究

1.3.3 果聚糖代谢关键酶基因

1.4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发掘

1.4.1 分子标记

1.4.2 连锁分析

1.4.3 关联分析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茎秆WSC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2.1.2 表型测定

2.1.3 表型数据分析

2.1.4 基因型测定与图谱构建

2.1.5 亲缘关系与群体结构

2.1.6 连锁不平衡分析

2.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8 MLM与FarmCPU关联分析结果比较

2.1.9 候选基因分析

2.1.10 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2.1.11 KASP标记开发

2.2 结果分析

2.2.1 表型数据分析

2.2.2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

2.2.3 茎秆WSC含量GWAS

2.2.4 茎秆WSC含量候选基因分析

2.2.5 茎秆WSC含量与千粒重多效位点

2.2.6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2.2.7 茎秆WSC含量及千粒重遗传进展与区域差异

2.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2.3 讨论

2.3.1 高密度图谱在茎秆WSC含量GWAS中的优势

2.3.2 MLM与FarmCPU模型GWAS结果比较

2.3.3 WSC含量QTL分析

2.3.4 茎秆WSC与产量的关系

2.3.5 候选基因分析

2.3.6 茎秆WSC含量动态变化遗传分析

2.3.7 聚合WSC含量优异基因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 DH群体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3.1.2 表型鉴定

3.1.3 表型数据分析

3.1.4 基因型分析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6 QTL定位

3.2 结果分析

3.2.1 表型数据分析

3.2.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3 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3.2.4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3.2.5 千粒重QTL定位

3.3 讨论

3.3.1 DH群体与自然群体茎秆WSC含量QTL比较

3.3.2 不同时期茎秆WSC含量多效QTL

3.3.3 茎秆WSC含量和TKW、生育期多效QTL

3.3.4 Rht-D1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3.3.5 1RS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第四章 小麦果聚糖水解酶基因1-FEH 克隆与功能标记发掘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1-FEH基因克隆

4.1.3 基因多态性分析与功能标记发掘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1-FEH基因克隆引物设计

4.2.2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4.2.3 1-FEH基因功能标记开发与验证

4.3 讨论

4.3.1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4.3.2 1-FEH基因功能标记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付路平;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何中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S3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