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萨特存在主义主体自由性与非自由性研究
【6h】

萨特存在主义主体自由性与非自由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萨特存在主义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萨特之前西方哲学中主要自由观回溯

第二节 黑格尔之前的近代主体性原则

第三节 黑格尔对主体性原则的思考——异化

第二章 萨特的意识理论与胡塞尔现象学

第一节 胡塞尔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萨特对胡塞尔自然主义批判的继承

第三节 萨特的意识与主体理论

第三章 萨特的自由性与非自由性

第一节 自由性与非自由性的本体论基础——意识与世界

第二节 自为的存在与自由性

第三节 为他的存在与非自由性

第四节 境遇——自由性与非自由性的交互

第四章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评析

第一节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现实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人的自由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由与责任成为了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而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其代表人物萨特的自由观为解决这一悖论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思路。然而,萨特的自由观被很多人误解为资本主义下个人主义绝对化的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主体自由性到主体非自由性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揭示出萨特自由观对解决人们自由与责任问题给出的真实出路及其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关注的主要内容是人是何种特殊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其出发点就是解决各种各样的异化问题,包括人自身的异化,人对世界的异化和人对他人的异化。而异化问题本身就是意识的发展史,是精神自身的分裂。本文首先梳理了自笛卡尔以来引起异化问题产生的各种思想,并通过对黑格尔有关如何克服异化问题理论的阐述,引出萨特对异化之根源即“我思”的批判。在这一批判中,萨特先用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将意识分为前反省与反省两个部分,通过取消意识内的“先验自我”,超越意识中的主客二分,重新使人融入世界,融入彼此。然后萨特进一步讨论了意识的存在,并区分了“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通过对时间具有本质的探讨,揭示出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强调世界本质上是人的世界,人必须在介入中理解自身的存在,以消除二元论所带来的种种异化,并将意识的自发性作为自由的理论基础。
   其次,本文通过对萨特哲学中所产生的新的异化问题的讨论,分析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这种新的异化问题是源自其关于人存在的在世性学说,人与自身疏离,通过不诚而逃避自己,将自己放于自身之外,依赖于他人,为他人所把握。在这里,萨特引入了境遇观,其最大的特点是荒谬性成了主体非自由性的基础。
   再次,本文从两个方面剖析萨特的自由观,简述萨特的自由对因果性和理性两种约束的批判,阐明萨特自由观的实际内涵。并再一次强调“境遇”在萨特哲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行动将责任的概念引入自由选择之中,指出萨特在后期对其早期绝对自由的批判。
   最后,本文试图去讨论一种存在主义伦理学,人如何能在本真的状态下介入世界,同时保持自己的个体化,以保证交往中每个人的本真性。在这里通过讨论萨特的承诺观和交互的自由理论,结合实际阐发本人对萨特自由观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总之,本文对萨特存在主义主体自由性与非自由性问题的研究表明,萨特的自由观绝不是个人主义的,非理性的,抽象的自由。他使人成为世界意义的制造者,恢复了实践哲学传统,将人与他人的自由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人与世界的和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