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转型期国家企业为例
【6h】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转型期国家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述

2.1.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2.1.2组织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2.1.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2.1.4员工满意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定性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

3.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造成影响的理论研究

3.2组织结构对组织创新的理论研究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

4.1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获取

4.1.1问卷设计

4.2转型国家的调查问卷分析

4.2.1转型国家战略人力资源实践的背景介绍

4.2.2描述性统计

4.2.3信度和效度检验

4.2.4路径分析

4.3印度的调查问卷分析

4.3.1印度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背景介绍

4.3.2描述性统计

4.3.3信度和效度检验

4.3.4路径分析

4.4德国的调查问卷分析

4.4.1德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介绍

4.4.2描述性统计

4.4.3信度和效度检验

4.4.3路径分析

4.5结果讨论

4.5.1转型期国家的结果分析

4.5.2印度的结果分析

4.5.3德国的结果分析

5.结论

5.1文章小结

5.2政策建议

5.3文章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欧洲转型国家与中国都曾经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实施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东欧解体,苏联巨变后。不同的是,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走向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欧洲转型国家走向了转型的道路。这两种经济转型过程都不得不面临着摆脱原有的僵化的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研究转型国家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本文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为视角,应用世界银行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针对转型期国家的MOI调查问卷,考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业企业创新造成影响,为同处于转型期国家的中国提出可以参照的对策建议。将东欧处于转型经济体的十个国家同,作为发展中国家标杆的印度与发达国家标杆的德国进行对比。探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  在2008年-2009年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了管理、组织和创新调查。该调查共涵盖了12个国家的1777家制造业企业。12个国家分别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同时包括,德国作为发达国家的标杆。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标杆。  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管理实践,以测度私人部门的增长限制和由创新产生的企业绩效。最终刺激有关管理实践和创新的政策对话,同时帮助改革走上正轨。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阵痛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而在中东欧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工业化的无效率以及垂直一体化。所以在这些国有企业用市场力量重塑自身以去除私有化和重塑组织结构时,中小企业数量剧增而那些无效率的国有企业将会得到清算。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地域背景,支出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是通过对转型国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实践的案例分析,找到其对组织创新的路径进行分析。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  第三章为定性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部分。主要对文章出现的各种概念做出重新界定,并对战略人资源管理、员工满意度、企业创新的要素的题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的假设条件,对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描述。  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部分。将调查问卷分为三类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类别,欧洲转型国家,包括: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立陶宛等十个国家。第二类别,发展中国家的标杆,包括:印度。第三类别,发达国家标杆,包括:德国。应用SPSS、AMOS等统计工具对有效数据进行信度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度检验等方面对组织创新维度体系进行了检验,通过结构方程对不同国家的维度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的进行路径分析。分析欧洲转型国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特点。  第五章为结论和策略建议部分。此部分会对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关于转型国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符合的相应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于特定时期的国家样本,对一个已经被频繁讨论的话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的影响设定了新的国家环境。而这一特定时期也是同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的。  有创新之处就有不足之处,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样本量过少,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具有一般性尚待考量。其次,转型国家由于自身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其对中国转型期相关事件是否存在借鉴意义,存在多大程度的借鉴意义都有待考察。不能盲目的将其改革经验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最后由于理论模型的独创性,所以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需要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文献的理论知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