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一种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创新模式
【6h】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一种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创新模式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1.3.1研究内容

1.3.2逻辑框架

1.4研究方法

1.4.1理论归纳法

1.4.2案例分析法

1.5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2.文献综述、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2.1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国内研究进展

2.1.2国外研究进展

2.1.3简要评价

2.2理论基础

2.2.1核心概念解释

2.2.2理论工具

2.3分析框架

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创新的基础

3.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3.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确权”

4·“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4.1“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4.1.2“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交易费用分析

4.1.3“公司+农户”模式的局限性

4.2.1“公司+农户”模式违约动机:利益区间大小

4.2.2“公司+农户”模式违约条件:替代品的稀缺性

4.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4.3.1有关“基地”的理解

4.3.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扩大合作剩余,增强主体间依赖性

4.3.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各主体间的关系

4.3.4政府的作用

5·“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案例分析

5.1汶川岷江甜樱桃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5.2汶川岷江甜樱桃产业有限公司基地建设起因

5.2.1可能性:灾后汶川高山、半高山土地严重损毁弃耕

5.2.2必要性:公司深加工原材料缺乏导致的产能过剩

5.3实施形式:特色原材料示范生产基地

5.4汶川岷江甜樱桃产业有限公司基地建设特色

5.4.1特色原材料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5.4.2建设特色原材料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意义

5.4.3特色原材料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管理团队

5.4.4特色原材料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合作关系

5.5实行创新模式所带来的收益

5.5.1公司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5.5.2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

5.5.3土地使用率提高

5.6案例小结

5.6.1理论提炼

5.6.2发现问题

6.主要结论、政策思考和展望

6.1主要结论

6.2政策思考

6.3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方向,实质上是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就是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过程,创新的目的即在于引进适当的组织及联结机制,从而消除“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公司+农户”联合下的订单农业在我国已试水多年,但各合作主体的道德风险使得契约不稳定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一种创新模式展开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纯从字面上来看,该模式并非创新之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特色“基地”的设立扩大了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剩余,创造了双方的替代稀缺性。本文所特指的“基地”除了以往常规服务外还参与农产品种植,但这种参与不是直接参与农户的生产而是通过“基地”成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自己种植的同时“顺便”为分散农户提供服务支持,同时直接生产符合公司合同标准的农产品。公司与基地除了一般服务协作关系外还有生产契约合作关系,公司与农户的关系则包括公司与基地农户的要素契约关系和公司与契约农户的商品契约关系。  探索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创新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这一矛盾已成为共识,但目前仍然没有一种能够广泛推广的模式,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能否强劲发展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农民的利益能否保障决定了我国的民生建设的成效。探索一种能够在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的基础上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新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研究基础土地产权制度出发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以交易费用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和产权理论为基础,对“公司+农户”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理分析,推理得出“公司+基地+农户”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更能克服契约的不稳定性,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最后在结合汶川岷江甜樱桃产业有限公司的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运作机制、实施形式、基地特色和政策建议。全文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研究内容做了整体概述,给出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文献评述、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这部分对国内国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评价,对文章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简要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论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对论文主要论述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实现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依赖的土地制度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创新只能是在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上体现,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的必由之路,这就将问题的核心落在了一个问题上——确权。  第四章对“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做了理论和模型分析,从“公司+农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两者的资源配置优劣势和交易费用对比以及扩大合作剩余的角度分析“公司+基地+农户”的合理性,同时对其中政府的职能做了特别分析。  第五章依托汶川岷江甜樱桃有限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实践经验作为案例详细阐述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实施形式、创新和特色方法等,同时总结了汶川模式的特殊性与现存的问题,为政策建议的提出做准备。  第六章是整篇论文的结论,梳理论文对“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整体思路,并对其优势、局限和创新、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政策思考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扩展了“基地”的内涵,使之具备了生产和服务的双重角色,区别于仅充当服务中介的“基地”概念;将交易费用理论、不完全合同理论和产权理论综合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研究中;将理论、数理推导、案例三个方面论证了“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