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地区夏季住户空调器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6h】

重庆地区夏季住户空调器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1.1 我国能源概况

1.1.2 我国建筑能耗概况

1.1.3 我国空调器拥有量概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用能行为研究现状

1.2.2 空调使用行为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住户空调能耗和行为实测调查

2.1 住户基本信息

2.2.1 实测方法

2.2.2 实测数据处理

2.3 住户空调能耗分析

2.3.1 两室一厅住户空调能耗分析

2.3.2 三室一厅住户空调能耗分析

2.4 住户空调行为分析

2.4.1 住户空调使用率

2.4.2 住户使用时长

2.4.3 住户使用时刻

2.5 本章小结

3 住户空调能耗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1.1 家庭结构的影响

3.1.2 成员构成的影响

3.2.1 每日运行时长与每日能耗的关系

3.2.2 总运行时长与总能耗的关系

3.3 室内外热湿环境对住户空调使用行为的影响

3.3.1 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3.3.2 室外热湿环境的影响

3.4 家庭构成对住户空调使用行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住户空调使用行为模式

4.1 建模方法介绍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聚类分析

4.2.1 住户空调的使用概率

4.2.2 住户空调的启停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住户空调能耗模拟

5.1 模型建立

5.1.1 建筑围护结构设置

5.1.2 空调温度设置

5.1.3 空调作息时间设置

5.1.4 室外气象参数设置

5.2.1 住户夏季能耗

5.2.2 房间夏季能耗

5.2.3 夏季逐日能耗

5.3 本章小结

6 结 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取的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城镇居民空调器拥有量的增加,该地区的建筑能耗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员行为是影响空调能耗的重要因素,行为的差异造成了住户空调能耗的多样性。人员对空调的使用行为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人员作息的影响。以往研究中,大多数都是选取空调器作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家庭因素对能耗的影响。本研究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典型住宅家庭,不只关注单个房间空调器,而以家庭为单位,把家庭因素(家庭构成不含经济因素)作为其中一个影响考虑进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试对住户的空调能耗和使用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住户空调的使用行为模式,指导模拟软件中空调使用模式的研究。  本研究对重庆市8户两室一厅、8户三室一厅家庭进行家庭信息的问卷调查和空调运行的实测。通过分析空调能耗数据得出三室一厅住户空调能耗比两室一厅高出 30%,且不同住户间的空调能耗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空调运行数据得出空调的使用行为,包括住户空调的使用率、使用时长,以及不同人员作息导致的不同空调启停时刻。  然后根据实测和调研数据,分析住户空调能耗和空调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加入了以往研究中忽视的家庭因素对空调能耗和使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因素中,家庭结构对空调能耗影响不大,而家庭成员对住户空调能耗有一定影响,家中子女的数量会影响能耗。空调使用行为受到室内外环境影响:当室内温度高于 30℃时,空调会开启;空调开启概率随着室外温度增加而增加。同时观察两室一厅住户卧室和客厅的空调使用时间段是互补型的,而三室一厅住户卧室和客厅的空调使用时间段均有重合,家庭结构越复杂的住户,卧室和客厅空调的同时使用可能性就越高。  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聚类分类建立了主卧、次卧、客厅的空调使用模型,进而总结出不同人群在不同房间的空调使用模型。经分析室外温度是影响空调使用概率的重要因素,空调使用概率随室外温度的增长呈“S型”曲线增加:当室外温度小于 25℃时,空调的使用概率增长极慢。当室外温度在 25℃~40℃时,空调的使用概率随着室外温度上升急速增加。对主卧、次卧、客厅的空调每日运行时长和每日用电量进行聚类,对不同类别的使用人群进行总结,得到上班族(处于休息日和工作日)、非上班族的成人+幼儿、学生三种群体在主卧、次卧、客厅的不同空调启停模式。根据重庆市常见家庭结构,总结出四种两室一厅家庭空调启停模式和四种三室一厅家庭空调启停模式,采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h对启停模式进行夏季能耗模拟。经分析发现模式下的空调能耗与实测相差无几,模拟结果比较贴合实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