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及其相关牙齿和颌骨的测量研究
【6h】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前、后(牙合)平面及其相关牙齿和颌骨的测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1、对象和方法

2、研究结果

2.1 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高均低角组各测量指标测量结果比较

2.2 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组各测量指标测量结果比较

3 讨论

3.2 骨性Ⅱ类错验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牙齿的代偿及其临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合)平面与牙颌畸形及口颌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不同垂直骨面型及生长发育期不同阶段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前、后(牙合)平面及其相关牙齿和颌骨的特点。  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共158例,按垂直生长型将其分为高、低及均角3组,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为生长迸发期前、生长迸发期和生长迸发期后3组。采用Winceph8.0软件对每位患者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前、后(牙合)平面及相关的牙和颌骨指标定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不同垂直骨面型测量结果:①(牙合)平面:前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均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5);②颌骨相关测量项目:面轴角(FX)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下颌支角(Go-A)和下颌支倾斜角(RAM-Ⅰ)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上颌突度(A-NP)、下颌突度(Pog-NP)、下颌支高度(RAM-H)均为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以上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颌骨长度(MAX-L)高均低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牙齿相关测量项目:上颌第一磨牙倾角(U6-FH)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上颌第二磨牙倾角(U7-FH)低角组<高角及均角组(P<0.05); L1-MP、U1-PP均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L5-MP、U5-PP均为低角组<高角及均角组,U6-PP高角组>低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测量结果:①(牙合)平面:后(牙合)平面倾斜度迸发期后组<迸发期和迸发期前组(P<0.05);②颌骨相关测量项目:颌骨相关角度测量结果、上颌骨长度(MAX-L)、上颌突度(A-NP)、下颌突度(Pog-NP)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长度(MAND-L)、下颌支高度(RAM-H)迸发期和迸发期后组>迸发期前组(P<0.05);③牙齿相关测量项目:上颌第二磨牙倾角(U7-FH),迸发期后组<迸发期和迸发期前组,U6-PP、U7-PP均为迸发期后组>迸发期组>迸发期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前后(牙合)平面存在差异,高角者前后(牙合)平面更为陡峭,上下颌牙齿和颌骨也表现出相应的形态特征。  2.骨性Ⅱ类错(牙合)随着生长发育,后(牙合)平面倾斜度有减少趋势。  3.在生长发育期,下颌骨生长的潜力大于上颌骨,下颌骨的长度、下颌支的高度及齿槽高度均有增长且增长主要发生在生长迸发期,但下颌骨的生长型没有随着生长发育发生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