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知名教授的休闲娱乐(1917—1937年)
【6h】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知名教授的休闲娱乐(1917—1937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的界定及相关说明

二、研究意义

一、应用前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大教授的忙与闲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北京

第二节 北大教授的生活状态

第二章 北大教授个体式的休闲娱乐

第一节 北大教授的读书生活

第二节 北大教授的纸上性情

第三章 北大教授群体式的休闲娱乐

第一节 传统式休闲娱乐

第二节 中西杂糅式休闲娱乐

第三节 西式休闲娱乐

第四章 北大教授休闲娱乐生活的特点

第一节 新旧中西杂糅

第二节 京味与家乡味的斗争

第三节 骨子里的文化味儿

第四节 群体的独立性

第五节 复杂的人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展开▼

摘要

民国时期的北大知名教授们作为当时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社会的进步起重要作用。他们于学堂之内,充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用新知浇灌学生并引导他们向近代化知识分子转型;他们于社会之上,需要充当双重角色:一方面,努力做好合格的政府监督者,针砭时弊,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担任人们的心灵导师,启迪明智,带动社会风俗的转型。然而,教授们并没有因为重要的社会地位与艰巨的社会责任而忽视构建自身的日常生活,他们将工作与生活尽可能地调节至最佳状态,用生活中的“闲”来润饰工作中的“忙”,使其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趣味颇多。  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从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意义出发,分析了国内学者对中下阶级民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视以及对精英群体研究的忽视;其次,阐述了研究民国时期北大教授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意义,该研究对学者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学作品以及思想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再次,本文以研究北大教授们的休闲娱乐生活,试图还原民国社会文化人的生活镜像;最后,民国时期北大教授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有利于引导当下文化人对日常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民国初年北京市的基本社会情况,其中从文化政策、西方生活方式的传播以及北京城市的发展三方面来着手。其次,从“忙”与“闲”的视角描绘了北大教授们的生活状态并介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状况。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以“静”为主题的北大教授的个体式休闲娱乐方式。笔者主要以教授们的日记、书信集以及文学作品为依托,罗列出教授们深爱读书写字这类休闲娱乐方式的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以“动”为主题的北大教授的群体式休闲娱乐方式。该章笔者根据文化属性将群体式休闲娱乐方式分为传统式、中西杂糅式以及纯西式三种,并分别对其进行阐述。教授们对三种不同文化属性的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个人兴趣的倾向也包含着他们中西文化的看法。  第四章主要是分析北大教授们的休闲娱乐方式的特点。由于影响教授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是多方面的,笔者将其特点总结为新旧中西杂糅、浓厚的文化气息、文人群体的独立性以及人性的复杂等。

著录项

  • 作者

    彭南娟;

  •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

  • 授予单位 三峡大学;
  • 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俊修;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民国时期,休闲娱乐,北京大学,知名教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