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
【6h】

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引言

1.2装药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1.3问题的提出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机理

2.1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原因

2.2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形式

2.2.1爆破的内部作用

2.2.2爆破的外部作用

2.2.3爆破漏斗

2.2.4利文斯顿理论

2.3爆破时岩体中的应力状态

2.3.1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2.3.2岩体中的动态应力场

2.3.3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

2.3.4粉碎圈和裂隙圈的计算

2.4岩体中的准静态应力场

2.5炸药与岩石的能量匹配关系

2.5.1阻抗匹配观点

2.5.2全过程匹配观点

2.5.3能量匹配

2.6本章小结

3爆炸载荷作用下岩体裂隙扩展机理

3.1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

3.2岩石的应力强度因子

3.2.1岩石的动态断裂韧度

3.2.2应力强度因子在初始阶段的变化

3.3应力波的起裂作用

3.4爆生气体的扩缝作用

3.5裂纹的分岔

3.6裂隙的扩展速度

3.7爆破裂纹长度

3.8小结

4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4.1装药结构类型

4.2孔内药包位置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4.2.1空气间隔理论

4.2.2底部和顶部空气间隔特点

4.2.3中部间隔特点

4.3装药不耦合系数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4.3.1装药不耦合系数对孔壁冲击压力的影响

4.3.2不耦合系数与孔壁切向应力的关系

4.3.3不耦合系数与冲击波作用时间的关系

4.4不同耦合介质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4.5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参数比较

4.5.1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4.5.2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时孔壁准静态压力

4.6炮孔内起爆药包的位置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

4.6.1爆生气体作用

4.6.2应力波作用

4.6.3质点运动方向和裂纹扩展方向

4.7小结

5炮孔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试验

5.1压力测试试验

5.1.1动态电测法介绍

5.1.2试验系统

5.1.3爆破相似准则

5.1.4应变砖的制作

5.1.5模型制作

5.2压力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5.3爆破块度试验

5.4爆破块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5.4小结

6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岩石爆破中爆炸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探讨了炸药与岩石的能量匹配关系。运用岩石的断裂损伤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岩体裂纹的扩展行为。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炮孔内药包位置、不耦合系数、耦合介质等因素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运用爆轰气体动力学理论与应力波理论详细地描述了底部间隔和中部间隔装药爆破时,药包与孔底之间的空气柱的作用机理和两药包之间的空气柱的作用机理的区别。根据空气和水两种不同介质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分析比较了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和水不耦合装药结构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两种装药结构爆破时孔壁处的入射压力、冲击压力以及爆生气体的准静态压力与不耦合系数的关系。利用实验室模型试验,对空气不耦合和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时介质的受力、变形情况以及爆破块度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为装药结构的合理优化与爆炸能量的有效利用和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