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6h】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世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能源需求随之上扬。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是气候系统本身的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等问题,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汇”可以使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恢复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然而,各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受国际煤炭价格、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政策以及清洁技术发展情况的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因此,各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多方利益的权衡。一方面,减排政策将涉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并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给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后,各国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费的高碳特征给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减少投入、降低排放、实现中国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响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国内各省(市)已经着手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选择相应的发展路径和开展低碳发展实践。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煤炭消耗为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低碳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没有普遍适用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或路径可以效仿。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通过对江苏和典型国家、国内典型省(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比较,总结典型国家和国内典型省(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借鉴成功经验,找出适合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江苏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建议。  为此,本文首先利用美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变化和30公里分辨率的每日温度和降水实测数据做相关分析,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并找出相关性比较显著的区域。这为农民或管理者在选择生产模式、灌溉方式及决策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信息,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该分析的结论验证了气候变化对敏感行业生产的影响及低碳发展的迫切性。其次,在梳理低碳发展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碳循环思路,围绕“低碳”核心,从经济发展阶段、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强度和可持续发展(含碳汇)等四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0-2011年为时间序列、选取国外典型国家(美国、德国、英国、丹麦和日本)和国内典型省(市)(北京、广东、福建和浙江)以及江苏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比较对象,利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国外、国内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优于中国,它们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早于中国,已基本形成相对完善且相对成熟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措施,成效显著,值得中国借鉴;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典型省(市)水平的中间位置,近年来得分明显快速上升,说明江苏低碳发展实践己取得积极的效果。再次,在分析江苏的经济增长基础、资源约束与环境约束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江苏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已采取的措施和己取得的成效。最后,基于国际和国内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与比较,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江苏应选取优化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约束、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碳交易和碳基金以及推进三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协作共进等五个方面推进江苏低碳经济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吴优;

  •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学科 应用气象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廉水;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