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
【6h】

抗ds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抗双链DNA抗体分泌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缩 略 语 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 人 简 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人外周血中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分泌细胞检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分析确定在本实验室条件下ELISPOT诊断SLE的阈值及该阈值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报值;  2)比较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SLE其他标志性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3)分析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SLE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  方法:  1)入选48例SLE初治患者,5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三组样本外周血ELISPOT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分析确定ELISPOT诊断SLE的阈值;  2)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SLE患者外周血中抗dsDNA抗体水平,ELISA法测定SLE患者外周血中抗核小体抗体水平,比较SLE患者外周血中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抗dsDNA抗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对诊断SLE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3)根据SLE的病情活动度对SLE患者进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监测治疗基线、2周、4周、12周时,分析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分别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结果:  1)外周血ELISPOT检测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诊断SLE的阈值为9.5 SFC/106PBMC,敏感性72.9%,特异性100%,阳性预报值100%,阴性预报值79%;  2)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50%,特异性98%,阳性预报值96%,阴性预报值67%;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71%,特异性96%,阳性预报值94%,阴性预报值77%,ELISA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87.5%,特异性98%,阳性预报值91%,阴性预报值88%;  3)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器官受累进行相关性分析,基线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肾脏受累相关(χ2=10.646,P<0.05),治疗2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皮肤黏膜及神经系统受累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4.118,P<0.05),治疗12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心血管受累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9,P<0.05),治疗4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SLE患者的器官受累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基线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血沉、dsDNA抗体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6,0.642,P<0.05);治疗2周及4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实验室检查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血沉、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IgG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28,0.590,0.561,0.371,P<0.05);5)将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SLE病情活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治疗12周时抗dsDNA抗体分泌细胞与SLEDAI评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2,P<0.05)。  结论:  ELISPOT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细胞对于诊断SLE的阈值为9.5 SFC/106PBMC,该阈值下与其他SLE特异性标记抗体相比,诊断SLE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也可以作为病情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监测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