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6h】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 人 简 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ectomy,LPI)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结构的变化。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8例48眼,并分为2组(A组、B组),A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24眼),其中临床前期12例(12眼);间歇期12例(12眼),B组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24眼)。术前及术后2周分别用 UBM测量术眼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istance,ACD)以及12∶00,3∶00,6∶00,9∶00四个方位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AOD500)及小梁虹膜夹角(Trabecular iris angle,TIA),并观察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  结果:  (1)中央前房深度:A、B两组术前与术后2周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6、9、12点位的AOD500及TIA:A、B两组术前与术后2周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眼压:A、B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术前与术后1周、术前与术后2周、术前与术后1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与B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不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UBM能客观反映前、后房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能直接观察和测量ACD、AOD500和TIA的细微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对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判断手术预后有较大实用价值。  (2)LPI术后AOD500、TIA明显增加,ACD未见明显变化,LPI主要使周边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增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