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6h】

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对比分析

2.2 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2.3 子宫肌瘤核分裂像与相关因素研究

3.讨论

3.1 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与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相关性

3.2 影响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多因素分析与防治

3.3 育龄、绝经过渡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肌瘤核分裂像与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的关系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子宫平滑肌瘤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病因研究进展

缩 略 语 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 人 简 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相关因素,为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6年0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诊刮或手术后子宫内膜、子宫肌瘤病理的患者;选取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住院无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第8版教科书年龄18-43岁定为育龄组;44-54岁定为绝经过渡期组(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应用Excel双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R×C列联表卡方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分别得到OR值与相应95%的可信区间。在此模型中,OR值>1认为是危险因素,OR值<1认为是保护因素。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⑴实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病理各分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实验组出现子宫内膜癌高于对照组(P=0.002);⑵实验组生育期与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病理各分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并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腺癌高于生育期(P=0.016);⑶将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相关的33项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周期异常、肌瘤位置(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癌、核分裂像>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⑷子宫肌瘤异常阴道出血核分裂像>5个与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结论:①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病因之一。②子宫肌瘤患者出现异常阴道较对照组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率增加。③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随年龄的增长绝经过渡期易发生病理改变并出现子宫内膜癌率高于生育期。④月经周期异常、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个是子宫平滑肌瘤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⑤子宫肌瘤患者核分裂像>5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石梅;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学科 妇产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有莲,李国慧;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子宫肌瘤,阴道出血,血红蛋白,肿瘤病理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