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e3+离子掺杂Sr3AlO4F晶体的结构性质和4f→5d电子跃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h】

Ce3+离子掺杂Sr3AlO4F晶体的结构性质和4f→5d电子跃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相关知识

1.2 稀土元素的研究与应用

1.3铈(Ce)元素的应用

1.4稀土离子光谱及其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方法和计算软件

2.1第一性原理方法介绍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BO近似)

2.3密度泛函理论(DFT)

2.3.1 Hohenberg-Kohn (HK)定理

2.3.2 Kohn-Sham方程

2.3.3缀加平面波方法

2.4 键价理论简介

2.5 VASP软件介绍

2.6 MOLCAS程序介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e3+离子掺杂Sr3AlO4F的结构性质和4f→5d电子跃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e3+掺杂Sr3AlO4F的结构性质

3.3.2 Ce3+离子的4f→5d跃迁能量

3.3.3 Ce3+掺杂Sr3AlO4F晶体的电子性质

3.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今光电与信息科技的大发展的背景下,稀土光学材料因其发光性能优异、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描述了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 Ce3+离子掺杂 Sr3AlO4F材料的结构性质和Ce3+离子跃迁光谱的计算研究工作,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稀土元素一些基础知识及其在一些光学材料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稀土元素的应用和稀土光谱特征。
  第二章介绍了本文工作采用的主要理论方法和计算软件。重点介绍了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VASP和MOLCAS软件包进行了简单介绍。
  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基于 DFT的超单胞模型方法和基于波函数理论的镶嵌团簇模型方法,分别对取代占据 Sr3AlO4F晶体中的两种不同Sr格位的Ce3+的局部结构性质和4f→5d跃迁能量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种电荷补偿机制下的体系 DFT计算总能量,以及比较计算与实验4f→5d跃迁能量,对实验激发谱峰进行格位和电荷补偿方式指认。发现,实验激发光谱中404nm和440nm处谱峰分别是由占据八配位Sr2格位上的Ce3+离子在一个和两个配位OF′进行电荷补偿产生的。另外,结合对体系的杂化 DFT电子结构计算结果,对较高掺杂浓度时Sr3AlO4F:Ce3+晶体的发光热淬灭现象进行了定性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