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现状的调查研究—以 Q市四所小学教师为例
【6h】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现状的调查研究—以 Q市四所小学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选题缘由

1.小学教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

3.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调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2.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相关研究

3.已有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倦怠与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

1.学界的普遍划分

2.职业倦怠维度的其它划分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

1.生理耗竭

2.才智枯竭

3.情绪衰竭

4.去人性化

5.攻击行为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现状调查——以Q市4所小学教师为例

(一)调查设计

1.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设计

2.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调查设计

(二)调查对象

1.问卷调查对象

2.访谈对象

(三)调查实施

1.试测

2.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调查统计方法的使用

(四)调查结果

1.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结果呈现

2.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结果呈现

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现状分析

(一)小学男女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性别差异

1.小学女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高于男教师

2.小学男教师的低成就感维度高于女教师

3.小学男教师的去人性化情况高于女教师

四、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男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共同原因

1.社会地位与期望不匹配

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3.学校管理的僵化

4.学生问题的困扰

(二)男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原因

1.社会对小学男教师的刻板印象

2.小学男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低

(三)女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1.职位上升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2.事业和家庭角色冲突

五、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消解策略

(一)提高教师地位减轻教师负担是基础

1.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加大对教师表彰力度

2.适时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与理解

3.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教师的应有权益

4.学校管理者应积极行动,为教师创设良好工作环境

(二)有针对性地提高男教师的职业认同

1.吸引更多男性从事小学教师工作

2.引导男教师正确认识小学教师工作

3.增强自身教育信念,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三)通过家校合作,对女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1.加强“家校”合作

2.家庭支持,合理规划组织时间

3.保持良好从业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教师职业状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范蕾;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允;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5G6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