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边缘化的“真相”——小学课堂参与边缘生之个案研究
【6h】

边缘化的“真相”——小学课堂参与边缘生之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3.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思路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资料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课堂参与

2.边缘化

3.边缘生

4.课堂参与“边缘生”

(二)资料分析框架

1.个人来自社会系统

2.资料分析框架的建立

3.故事叙说的组织线索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探究

1.以个案研究为探究形式

2.以对象建构为研究起点

3.以研究角色与介入程度为线索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三)研究者作为工具

1.研究者背景

2.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研究对象的确定

1.研究对象的身份背景

2.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五)介入过程

(六)资料收集与整理

1.资料的收集

2.资料的整理

3.资料的类型

(七)研究的严谨性

1.长期投入

2.三角互证

3.多元交叉法

4.成员核查

(八)故事的建构与呈现

三、渐行渐远的游离者

(一)序曲

1.背景介绍

2.主人公出场

3.沉默的课堂参与边缘者

4.躁动的课堂参与边缘者

(二)师生疏离

1.叶落自舞

2.冷漠的放任

3.冰火交融

(三)母子对弈

1.竞争傀儡

2.服从的对抗

(四)自主性丧失

四、课堂参与边缘生之面貌

(一)课堂行为的构建方式

1.不断地寻求认同

2.在“回归”与“游离”之间摆荡

3.小结

(二)课堂行为的构建机制

1.家庭环境中情感支持的缺位

2.学校教育中师生情谊的淡漠

3.小结

(三)讨论

1.关系中的儿童与教育

2.功利主义下的儿童与教育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1.个人来自动态的系统脉络

2.课堂参与“边缘化”的研究在教育上的意义

(二)建议

1.给父母

2.给教师

六、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的反思

1.对研究角色的反思

2.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3.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摘选)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宋甜甜;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方安;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