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阳明对《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传习录》为例的考察
【6h】

王阳明对《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传习录》为例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题研究中的相关说明

引 言

一、王阳明其人及《传习录》其书

(一)王阳明其人

(二)《传习录》其书

二、本体论——关于“性”、“道”和“诚”的讨论

(一)“性”与“道”

(二)“诚”

三、认识论——“中和”思想

(一)“中”——“未发”

(二)“致中和”

四、方法论——“修道之谓教”思想

(一)对“圣人”与“贤人”的划分

(二)“学问思辨行”

(三)“慎独”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中庸》内涵的丰富哲学思想为历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宋明理学尤其重视对《中庸》思想的诠释和发挥,而王阳明更是特别注重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在他的弟子所编撰、整理的关于他平时的讲课内容以及他与友人往来的书信的《传习录》中,他多处引用到了《中庸》中的章句,沿用了其中诸如“道”、“性”、“诚”、“中和”、“教”等重要概念。在继承这些章句、概念原有的内容的基础上,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内涵,让它们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反过来为他自身的“心”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王阳明其人及《传习录》其书。第二部分介绍《传习录》中王阳明对于《中庸》的本体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于“性”、“道”和“诚”的讨论。第三部分介绍《传习录》中王阳明对《中庸》中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于“中庸”、“中和”思想的讨论。第四部分介绍《传习录》中王阳明对《中庸》中方法论的发展——关于“修道之谓教”思想的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