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分割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分析
【6h】

不同剂量分割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1.1概述

1.2发病率及发病机制

1.3双磷酸盐作用机制

1.4精确放疗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1.5剂量分割模式

2.材料与方法

2.1患者选择及临床资料

2.2治疗方法

2.3观察指标及评估

2.4疗效评价

2.5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随访情况

3.2近期止痛疗效

3.3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3.4功能状态改善情况

3.5脊髓神经功能评价

3.6放射性不良反应

3.7随访

4.讨论

4.1第一部分 总体概述

4.2第二部分 VMAT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讨论

4.3第三部分VMAT不同剂量分割模式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讨论

5.结论

6.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及参考文献: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

展开▼

摘要

目的:
  1.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的疗效。
  2.比较不同剂量分割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在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缓解、止痛维持时间、生活质量提高及功能状态(如行走功能及膀胱功能)改善等方面的不同疗效。
  方法:
  4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均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剂量为(30~60)Gy/(10~30)f,(2~3.5)Gy/f,1f/d,生物等效剂量(BED)为(39~66.3)Gy。所有患者均规律注射唑来膦酸,4mg/次,1次/4周。进一步将所有患者分两组,低剂量分割组(A组)20例,(30~40)Gy/(10~15)f,(2.5~3.5)Gy/f,1f/d,生物等效剂量(BED)为(39~47)Gy;高剂量分割组(B组)20例,(45~60)Gy/(15~30)f,(2~3)Gy/f,1f/d,生物等效剂量(BED)为(58.5~66.3)Gy。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语言模拟疼痛评分法(VRS)、生活质量骨转移量表(EORTC QLQ-BM22)、一般功能状态评分(Tomita、KPS)、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放疗后的疗效,用RTOG-EORTC急慢性放射性损伤标准评价放疗后副反应。40例患者放疗前后NRS评分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两组患者放疗前后 NRS评分下降分值等指标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差异。两组患者疼痛复发率等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差异。
  结果:
  放疗后40例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90%。至随访结束,脊柱转移瘤患者无疼痛人数由放疗前0例/40例上升至10例/16例(?2=4.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ORTC QLQ-BM22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放疗后总分由放疗前(48.55±2.18)分下降至(39.25±1.48)分(t=32.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改善主要体现在疼痛部位、程度和功能方面,而患者的社会心理方面无明显变化。患者放疗耐受性好,40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1-2级的吞咽困难反应,3例患者出现3级反流性食管炎,3例患者出现1-2级腹泻反应,1例患者出现3级腹泻反应。放疗后患者的骨髓抑制未加重(P>0.05)。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放疗后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仅一例患者出现脊髓神经放射性损伤。
  两组比较:A、B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10个月。放疗后A、B两组疼痛缓解率(85%vs95%)、疼痛缓解起效时间(5.00±0.92 vs4.90±1.25)、疼痛明显好转时间(7.60±1.93 vs6.80±2.04)、止痛维持时间(5.15±4.21 vs7.05±5.25)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止痛较久,有实际临床意义。放疗后B组NRS疼痛评分降低分值、EORTC QLQ-BM22评分下降分值均显著高于A组(4.90±1.52 vs3.85±1.09,10.10±2.17 vs8.75±1.41),而B组疼痛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10%vs3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2~4级急性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和1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1.67,P>0.05)。仅一例高剂量分割模式组患者出现晚期放射性脊髓损伤。
  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止痛迅速且维持时间较久,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两种不同剂量分割模式放疗疗效进行比较,高剂量分割模式因其低的疼痛复发率及较长止痛维持时间更适合于生存期长的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