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院2009年至2012年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动态分析
【6h】

我院2009年至2012年常见非发酵菌耐药性动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结果

3.1 标本来源及分布

3.2 药敏试验结果

4.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和干部呼吸科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病人临床分离的三种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分析三种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三种非发酵菌菌株由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按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1年版本的标准判断为耐药、中介和敏感,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和干部呼吸科住院病人各种合格标本培养中共分离出3种非发酵菌共629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9.3%(310/629),鲍曼不动杆菌占30.8%(194/6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9.9%(125/629);菌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6.5%(544/629),其次为尿(3.2%)、胸水(1.4%)、血液(1.1%)、分泌物(0.7%)、导管(0.7%)、粪便(0.4%),其它占6%;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及多粘菌素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0%和97.5%,其次为庆大霉素(74%-79.3%)、头孢吡肟(66.7%-76.9%)、亚胺培南(64.6%-74%)、左氧氟沙星(60.5%-7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75%)、美罗培南(62%-73.5%)等,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两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9.5%-66.1%),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呈逐年下降趋势(75%-59%),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环丙沙星并不优于左氧氟沙星,两种碳青霉烯类中亚胺培南敏感率稍高于美罗培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头孢哌酮-舒巴坦(9.1%-24.4%)、多粘菌素(6.7%-14.3%)、米诺环素(4.8%-34.5%)、替加环素(0%-19%)外,鲍曼不动杆菌在大部分年份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40%以上,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除2009年敏感率尚可外(78.3%和68.2%),其余年份敏感率均在60%以下,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20%),而敏感性变化较大,多粘菌素一直保持较高的敏感率(﹥85%)和较低的耐药率(<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最少,但2011及2012年分离株数较2009年及2010年分离株数明显增多,对四种推荐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高低依次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排名与同期监测结果类似,但总体敏感性低于同期报道结果,推测可能与菌株量少有关。
  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分离的非发酵菌耐药率高,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趋于平稳,但对部分抗生素耐药率有所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式严峻,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且耐药率仍有上升的趋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四种推荐抗菌药物敏感率尚可,三种非发酵菌耐药率高,应加强对非发酵菌的耐药监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