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6h】

两种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症状改善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3.3 毒副反应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3.4 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4 讨论

4.1 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的选择

4.2 KPS评分与FLIC量表

4.3 GIST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4.1 生活质量评价的意义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有显著的疗效,而国内外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却不多,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unctional living index cancer scale FLIC量表)及Kanor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两种评价标准是否适合对该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也不明确。
  目的:研究FLIC量表及KPS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的可行性。
  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2002年1月到2009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病人确定格列卫治疗后,于治疗第一天填写FLIC量表并进行KPS评分,FLIC量表由患者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完成,KPS评分由研究者完成。治疗后每1个月填写一次FLIC量表并进行KPS评分,并按照美国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3.0评定患者毒副反应,每3个月按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一次,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按照患者化疗前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潜伏时间、有无症状、是否为辅助治疗等特征进行分组比较,探讨这些基本特征是否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将出现不同类型及不同等级的毒副反应、不同疗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以观察毒副反应及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共收集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128例。性别、年龄、原发部位、潜伏时间与 KPS评分及 FLIC量表得分无关,治疗前无症状及辅助治疗的患者 KPS评分及 FLIC量表得分分别高于有症状及姑息治疗的患者(P<0.001);居住地在城市的患者的 KPS评分与农村患者无明显差异,但 FLIC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皮疹及水肿毒副反应对FLIC量表得分及KPS评分均无明显影响(P>0.05),Ⅰ~Ⅱ级疲乏、腹泻、呕吐、肌肉疼痛毒副反应使患者FLIC量表得分下降(P<0.05),KPS评分下降不明显;Ⅲ~Ⅳ级毒副反应使患者FLIC量表得分及KPS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前有症状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及 FLIC得分明显提高(P<0.01),并维持较高水平;治疗后缓解与稳定的患者KPS评分及FLIC得分升高的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病情进展初期KPS评分及FLIC得分下降不明显(P>0.05),维持较高水平达11.8个月;死亡患者平均在临终前1个月KPS评分及FLIC得分骤然下降。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原发部位、潜伏时间等因素无明显关系。Ⅲ~Ⅳ级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治疗有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病情进展初期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不明显。FLIC量表及KPS均能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生活质量变化,FLIC量表较KPS有更高的敏感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