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率变异(HRV)测量系统以及运动训练对人心率变异影响的研究
【6h】

心率变异(HRV)测量系统以及运动训练对人心率变异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心率变异

2.1 心率变异概述

2.2 方法介绍

2.2.1 时域方法

2.2.2 频域方法

2.2.3 时域和频域方法的联系

2.2.4 Poincaré散点图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心率变异测量系统

3.1 MSP430 FG439 介绍

3.2 系统硬件模块

3.2.1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

3.2.2 信号显示

3.2.3 数据传输模块

3.2.4 JTAG 模块

3.3 MSP430 软件模块

3.3.1 心电滤波

3.3.2 R 波波峰识别

3.3.3 心率和心率变异时域指标的选取和计算

3.4 电脑端软件

3.4.1 显示和存储

3.4.2 串口接收数据

3.4.3 数字滤波器

3.4.4 R 波识别

3.4.5 频域心率变异分析

3.5 系统测试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和数据采集

4.1 实验方案

4.2 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

4.3 实验硬件及软件

4.4 实验步骤

4.5 实验注意事项

4.6 实验数据采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5.1 实验数据取舍

5.2 R 波检测

5.3 时域分析

5.3.1 统计学方法

5.3.2 几何图形法

5.4 频域分析

5.4.1 频域参数结果

5.4.2 频域结果分析

5.5 Poincaré散点图分析

5.5.1 Poincaré指标结果

5.5.2 Poincaré散点图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文章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生活中,快节奏的生活会对人们身心产生慢性损害。随着人们的经济的富裕和医疗保健的发展,人们不再等着疾病降临后再采取治疗措施,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很多家庭监护及检测的设备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本研究中进行了基于MSP430和CC2500的心率变异测量系统的研制。已有的硬件平台上已经实现了心电的采集和传输功能,本研究在系统中实现了心率变异(HRV)的测量。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硬件平台),基于ZigBee的射频(RF)收发器和电脑端软件。用户终端有四种工作模式,分别是本地工作模式,串口传输模式,RF传输模式和HRV测量模式。在本地工作模式下,用户终端采集人体的心电信号并显示,在HRV测量模式下,对采集的心电做滤波,计算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并将结果显示出来。在RS232或者RF传输模式下,用户终端将采集到的心电信号通过RS232口或者RF传输口传给电脑,供电脑端软件进行分析。电脑端软件对信号进行显示,存储,滤波,R波峰识别,时域和频域心率变异计算。对于RF传输模式,我们已经验证了其可行性,下一步工作要将RF传输模式嵌入到我们的系统中。本系统有助于帮助人们检测自己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而且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系统联入互联网,将随时采集的数据发给医生供诊断。众所周知,运动对身体有很多益处。运动能强身健体,加强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因为心率变异可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的指标,本实验将经过马拉松运动训练的运动组和未经马拉松运动训练的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组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变异和等量平板运动后恢复过程中的心率变异的恢复的对比,评价运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安静状态下,运动组的时域参数SDNN,RMSSD,频域参数高频功率(HF)和Poincaré散点图参数SD1高于对照组;运动组和对照组的频域参数归一化低频功率(LFnorm),归一化高频功率(HFnorm),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和Poincaré散点图指标SD1/SD2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后,运动组的心率(HR)低于对照组,HFnorm,LFnorm,LF/HF恢复的速度较对照组快。时域,频域和Poincaré散点图方法结果表明,经过运动训练的人安静状态下的副交感神经活性高,运动改变了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性,运动恢复中,经过运动训练的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性恢复得较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