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未来贸易伙伴的实证分析
【6h】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未来贸易伙伴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产生的原因综述

1.2.2 TPP发展前景的研究综述

1.2.3 TPP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1.2.4中国应对TPP的战略选择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2.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2.1关税同盟理论

2.1.1贸易创造效应

2.1.2贸易转移效应

2.2大市场理论

2.3新区域主义

3.美、日、韩、东盟对于TPP的战略考虑

3.1美国主导TPP的政治考虑

3.2美国主导TPP的经济考虑

3.3日本、韩国、东盟加入TPP的战略意图分析

3.3.1日本加入TPP的战略意图分析

3.3.2韩国加入TPP的战略意图分析

3.3.3东盟加入TPP的战略意图分析

4.中国与日、韩、东盟贸易的实证分析

4.1中国与东盟各国、日本、韩国的贸易情况分析

4.1.1中日、中韩间贸易情况分析

4.1.2中国与东盟间贸易情况分析

4.2中-日-韩-东盟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4.3中国未来重要贸易伙伴的实证分析

5.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1 IPP对中国-日本-韩国的贸易影响分析

5.2 TPP对中国-东盟贸易影响分析

5.3 TPP的零关税原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4 TPP的原产地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5 TPP对中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阻碍作用

6.我国应对TPP的战略选择

6.1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6.1.1积极参与谈判,争取符合自身条件的规则

6.1.2推动东盟“10+n”、RCEP、中日韩FTA向前发展

6.1.3通过TPP高标准贸易准则推动我国改革

6.1.4跳出TPP包围圈,推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各国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的日渐深入,世界各地的自贸区正在蓬勃发展,亚太地区就出现了“东盟+中国”、“东盟十日本”、“东盟+韩国”(3个“10+1”)与“东盟十中日韩”(“10+3”),“东盟10+6”等各种新兴组织。  由于这些组织均没有包含美国,故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自2009年底,开始积极推动TPP的发展。TPP的初始规模并不是很大,但随着美国高调表明将积极促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达成后,TPP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谈判规模开始逐渐扩大。TPP的建立或将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从而改变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  目前,TPP的议题包含的各项协议与标准十分严格,有的几乎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评判,中国加入TPP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然而,与中国举步维艰相反的是,东盟小国文莱、马来西亚等纷纷加入到了TPP的谈判之中。同时,2013年间,日韩两国也相继加入谈判,并表示将极力促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达成。  那么,如若一个不包含中国的TPP建成,中国是否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并得出TPP的潜在成员国中是否存在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然后,本文分别采取了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分析法研究了中国目前和未来重要的贸易伙伴,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中国确实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的结论。  最后,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应对TPP的政策建议:通过加快自身自贸区建设,在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同时抵消TPP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TPP的外在压力倒逼我国改革;积极参与TPP谈判做到“知己知彼”,学习先进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大力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发展,避开TPP在亚太地区对中国形成的包围,走新形势下的对外发展道路。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观察到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美国重启TPP谈判的战略意图;亚洲各国对TPP的态度;各个国家加入TPP的经济政治动机三个方面,而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加入TPP后,中国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一方面的研究有些匮乏。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了中国目前和未来重要的贸易伙伴,分析了中国是否会受到贸易转移的影响,进而探索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规避这些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