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6h】

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抽样、检验及检验方法

2.1 抽样

2.1.1 样品来源

2.1.2 抽样方法

2.2 送检

2.3.1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动物油脂)

2.3.2 饮料(瓶(桶)装饮用水)

2.3.3 酒类(白酒)

2.3.4 糕点(糕点)

2.3.5 对国家食品抽检实施细则和标准变化的说明

3 检测结果与分析

3.1.1 抽样检测数据

3.1.2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3.2.1 抽样检测数据

3.2.2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3.3.1 抽样检测数据

3.3.2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3.4 糕点(糕点)

3.4.1 抽样检测数据

3.4.2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4 讨论

4.1四类食品的质量分析和风险防控

4.1.1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动物油)

4.1.2 饮料(瓶(桶)装饮用水)

4.1.3 酒类(白酒)

4.1.4 糕点(糕点)

4.2.1 风险评价

4.2.2 监管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某市近四年来,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四类食品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评估这四类食品的安全风险等级,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和结果】2015至2018年,按照当年度的国家食品抽样实施细则,随机抽取某市辖区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食用油、瓶(桶)装饮用水、白酒和糕点,根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对这些食品的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等项目进行检测。所得到的这四类食品的检测结果,按年份进行制表统计。具体分析以上四类食品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原料的污染,加工环境的不洁,生产工艺的落后,对标准理解的偏差,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外力破坏以及人为故意,都是造成以上四类食品出现不合格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增强生产企业自身主体责任意识,严把原料和成品的质量关,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保证加工环境的洁净,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标准都能有效的防控产生食品不合格的风险。最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风险矩阵法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方式,以危害程度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为风险因子,两者相乘得到最终评价等级,对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评价方式也适用于其他类别的食品,可对其他食品展开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为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科学有效地风险分级提供参考和基础。  【结论】某市的食用油、瓶(桶)装饮用水、白酒和糕点四类食品的安全风险等级分别为较低风险、较高风险、较高风险和较高风险,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优化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著录项

  • 作者

    宋洁;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 学科 安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严成,何兴富;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食品检测,风险等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