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州市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
【6h】

福州市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6.1 主要方法

1.6.2 技术路线图

1.7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美丽乡村

2.1.2 公众

2.1.3 公众参与

2.2 理论基础

2.2.1 参与民主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3.1 晋安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现状

3.1.1 基本情况

3.1.2 建设程序

3.1.3 建设标准及公众相关度

3.2 晋安区公众参与情况

3.3晋安区公众参与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安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

4.1 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4.1.1 调查问卷设计目的和原则

4.1.2 调查问卷内容

4.1.3 调查问卷的有效度

4.1.4 调查对象及样本容量

4.1.5 调查方法

4.2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4.2.2 参与情况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政府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5.1.1 政策法规缺位

5.1.2 政策执行不到位

5.1.3 信息不对称

5.1.4 参与机制不健全

5.1.5 公众需求显示不明显

5.1.6 公众参与的渠道较少和方式简单

5.1.7 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5.1.8 公众参与的连续性和互动性缺失

5.2 公众自身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5.2.1 主观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心理因素

5.2.4 文化水平因素

5.2.5 年龄因素

5.2.6 需求层次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晋安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对策建议

6.1 创新工作方式

6.1.1 宣传教育科技化

6.1.2 资金投入多元化

6.2 完善制度保障

6.2.1 优化规章制度

6.2.2 活化激励制度

6.2.3 建立救济制度

6.2.4 强化问责制度

6.3 形成组织保障

6.3.1 完善互动机制

6.3.2 提供专业培训

6.3.3 强化监督责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赟;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赖芨宇;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U9TP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